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注意什么?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1-11-21 16:35 阅读量94

本文转载自广州脑博仕医院

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5.jpg


①早发现,早治疗。

 

②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

 

③治疗时要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做到足量、足疗程。

 

④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其副作用、个体耐受性、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等。

 

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

 

⑥患者家属也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帮助患者康复。

 

2、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的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心理治疗主要是缓解社会功能的损害。

 

药物治疗: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该系统而规范化,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

 

2、部分急性期患者和疗效欠佳患者,可以药物治疗合用电抽搐治疗。

 

心理治疗:

 

①正确认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帮助其消除对这种疾病的顾虑,减轻心理负担;

 

②危机干预:帮助患者学会如何去处理在社会遇到的一些负性的不良的事件;

 

③治疗的依从性:能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做好疾病的管理;

 

④恢复社会功能:这也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社会功能的恢复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比如给予一定的就业支持,要有一定的康复机构;

 

⑤家庭干预:家人要学会如何去照顾精神病患者,如何更好地帮助其康复,还要注意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病人,不要带有歧视。

 

注意——在治疗道路上这些问题应该谨慎

 

与失眠症、焦虑症患者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治疗形式也更为复杂。由于患者期待康复的迫切心情,但又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因此常常走入治疗误区。不但拖延了治疗进展,还可能给患者身体上和经济上带来新的问题。

 

一、为求康复频繁更换医生

 

患者求治之心十分迫切,常出现一个病人同时到多家医院问诊的情况。另外可能因为与主治医生之间存在疑问、分歧与矛盾,因此频繁更换主治大夫也不鲜见。对此心理专家提示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体差异悬殊,每位心理医生在接诊后,都会根据独立病人的病情、病史和症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频繁更换接诊医生,医生搞不清病情细节,反而会耽误治疗。

 

二、病情一旦好转就不坚持治疗

 

出于经济、时间、副作用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相应的药物治疗停止了,心理治疗松懈了,也不坚持复诊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反复。精神分裂症的完整治疗过程分为急性期治疗、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三个阶段,治愈后应继续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否则病情复发后,不仅治疗难度增加,也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药物使用问题多方面存在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存在诸多问题。

 

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消除疾病症状,这是存在偏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在药物控制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心理干预来稳定患者情绪。

 

有的患者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很大,吃多了会变呆傻或者药物中毒,因此拒绝服药。实际上,国内外精神分裂几十年临床治疗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最为有效便捷,这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

 

还有的患者和家属将科技发展的进步理论套用到抗精神病药物上,认为越贵、越新的药越好,于是也不管医生建议,盲目购药。事实上,无论新药、老药,价格便宜还是贵,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病情症状和体质,否则花了大把的钱,病也不见得会有起色。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患者朋友和家属应当到正规心理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并保证疗程,这才是早日痊愈防止反复的最佳途径。


1.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