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治疗的7大误区,一定要避免!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1-11-13 14:19 阅读量133

本文转载自广州脑博仕医院

精神分裂症也是都知道的,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学最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正确、系统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度的关键,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是存在误区的,那么精神分裂症的用药误区是什么?

 

3.jpg


误区一:延误治疗时机

 

影响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键是疾病的早期处理(前驱期至发病后的头5年),此期大都对药物治疗较敏感,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特别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然而面对社会歧视所带来的压力,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大都不愿承认亲人患病的现实,往往把疾病解释为受了刺激、想不开,不去看医生,在家自行调理,使许多患者失去完全康复的机会,造成复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增加。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或亲友出现异常行为一定要尽早到专科就诊、咨询。

 

误区二:擅自减药、停药

 

许多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时间一长,往往错误地认为“病已好”,从而擅自减药或停药,以致病情复发。还有的患者由于害怕长期用药会带来副作用而擅自减药或停药。

 

注意:症状控制后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仍需维持用药,巩固疗效,以保证精神分裂症不再复发。

 

误区三:迷信广告

 

近年来各种小报上常有用秘方或中药制剂根治精神疾病的广告。不少患者及家属相信其说,在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情况下,自行停药,改服秘方,导致旧病复发。

 

注意:治疗精神疾病一定要到正规的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治疗,不可听信小广告,不可擅自换药。

 

误区四:刻板用药

 

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治愈后,要想避免或减少复发,至少应维持治疗3年。维持用药的治疗剂量应做到个体化,针对不同的病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做到“能减则减,决不勉强”,力争用最小的有效维持量,达到巩固疗效,避免复发的目的。因此,在减量过程中应缓慢渐减,需边减量边观察,避免刻板用药。患者也应定期门诊复查,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复诊或向经治医生咨询。

 

误区五:重药物轻康复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当病情稳定以后,应积极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帮助病人恢复自知力,促进社会功能包括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康复,防止精神衰退。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是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它可帮助病人迈向新生活,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度。

 

误区六:迷信新药或拒用新药

 

有的患者及家属总希望能根治疾病,盲目认为新药一定更好,要求换药;有的患者则相反,即使原来使用的药物出现明显药物副反应,医生建议更换新药,他们也坚决拒用新药或持观望态度。

 

上述就是对精神分裂症治疗误区的介绍,治疗精神分裂症一定要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出现。


1.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