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减退,爱发脾气,焦虑不安,“过几天”就自愈了吗?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1-10-07 10:33 阅读量7572

本文转载自广州脑博仕医院

  经常有患者主诉记忆力严重减退,有些患者还伴有脾气暴躁、焦虑不安,大脑不清醒的这种状态。

  

  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头昏脑胀,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可能之前做过或刚做过的事情转瞬即忘,长久以往极易患上神经衰弱。造成记忆力下降的原因为过度用脑,没有及时休息,脑细胞修复不及损伤。随着年龄增长,脑细胞自然退化,大脑皮质功能减退。

  

  有些人认为记忆力不好是“这几天没睡好”

  

  其实记忆力下降是一种病症,临床上尤以40~60岁的人最为多见,尤其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青年男女,由于社会压力引发心理问题,感到工作紧张、焦虑、易怒,导致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常常令病人陷入焦虑和紧张状态,而抑郁也是造成病人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表现为注意力下降。这些症状的出现愈发加重了病人的自卑心理,但是这种病人常常仅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诉,回避情绪问题。


NW07ZGKN5`_KABIN943~)%N.png

  

  心理因素所造成的记忆力下降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关键是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老年群体中退休人员,也主诉记忆受损,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想不起放在什么地方了。

  

  老年人的记忆力随着身体各器官的老化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要延缓记忆力衰退和增强记忆力,最重要的是不能对自己的记忆失去信心。

  

  老年人如果出现逐渐发生,但发展较快的记忆力障碍,要注意排除老年性痴呆,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更要引起关注。

  

  首先,应到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门诊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是属于真正的智能减退(即器质性痴呆),还是因为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即假性痴呆),后者通过积极治疗即能获得症状的改善。

  

  记忆的形式有很多种

  

  如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等,一般来说,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那么他的记忆能力也会不同,有的人形象记忆很好,有的人情绪记忆很好,有的人运动记忆很好。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却出现了老年人一般的记忆力减退,这不得不让我们重视起来,记忆力减退的原因是什么?

  

  记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主要是指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导致出现记忆力减退。

  

  2、不良饮食

  

  大量饮酒的病史,如果年轻人大量喝酒,会导致神经元出现损伤,神经元出现损伤肯定是会出现记忆功能减退的。建议不要喝酒,如果存在喝酒这种情况要及时戒酒,补充大量的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

  

  3、睡眠情况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睡眠不好,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在白天出现精力不集中等现象的,一定要注意保持稳定的心境,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的。

  

  4、体质

  

  如果体重过于肥胖,在夜间打鼾明显,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会导致记忆功能下降的。

  

  5、压力

  

  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除此之外,如果存在内分泌的问题,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减退伴随症状

  

  记忆力下降的原发疾病为痴呆症、癫痫发作、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发病时可伴有定向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对于时间或地点的定向出现障碍。

  

  痴呆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智力出现损害,智力水平低于以前。

  

  情绪爆发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惊恐、易怒以及躁动狂暴的行为,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