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一世
谁都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健康不出意外。
发烧、头晕、头痛、肚子痛……
这是常见的生理病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理大多数是健康的,但我们心理却不一定“健康”
说起心理疾病,可能大家脑中立刻会浮起“脑残”、“智障”、“疯子”、“变态”、“神经病”等贬义词。
也有人觉得,自己和心理疾病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事情”。
四大常见心理问题
1、抑郁
抑郁最典型的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进入“无价值感、无用感、无望感”的“三无模式”,对生的忧虑大于对死的恐惧。
还会出现食欲或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性欲缺乏等躯体症状。如果一个月体重下降7%以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是抑郁症或其他疾病。
2、焦虑
焦虑的核心特征是恐惧、害怕,它是指向未来的,是对尚未发生事情的担心,比如在演讲之前,害怕讲不好会焦虑;明天要去体检了,怕查出大病而焦虑等。
焦虑时,我们常有某种受威胁感或危险感,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可辨认的威胁,我们的身体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精神紧张不安、心跳加速、口干、出汗、颤抖,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晕厥等。
3、恐惧
恐惧与焦虑的区别是,它有明确对象,患者感觉到面临某种具体而明确的危险,如恐高、恐惧坐电梯等。
恐惧症患者会极力回避他们所害怕的事物或处境或者带着强大的畏惧去忍受。
4、强迫
强迫包括强迫观念,如反复怀疑有没有锁门;强迫恐惧,总是害怕自己会发疯干坏事;强迫意向,有种马上要做某种坏事的冲动感。
有严重强迫心理的人,一般会通过反复做某事的仪式化行为来缓解,比如反复检查是否锁门、一天不停地洗手、开门回家必须将门开到30°的角度才进去等。他们往往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异常,却无力改变。
心理疾病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而很多人由于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对心理问题不够重视。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各种心理疾病,甚或是遇到朋友或家人有心理疾病:首先不要歧视,应该给予爱、理解和支持,可通过电话、网络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也可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切记不可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