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微笑?
有一种语言是世界通用的,那就是微笑,当你不知道如何展开话题时,微笑是最好的交流开端。
笑容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因此有人把笑容比作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
经常微笑的人,在别人眼里她的心态是很好的,她是没有烦恼的那种人。
当然,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这种人是不可能得抑郁症的。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她只是在“强颜欢笑”而已。
微笑抑郁症
典型案例
英国东米德兰兹的诺丁汉郡的16岁少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清晨,Maisie和往常一样,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妈妈做着上班前的准备。就在妈妈出门时,Maisie还探出头,对着妈妈大喊了一句“再见”。
下午,Maisie外出一直未归,第二天凌晨,警察在她家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她的尸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调查,警方确认Maisie生前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而这正是她自杀的原因。
Maisie的家人和朋友,对这一调查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在周围所有人眼中,Maisie是个开朗活泼的姑娘,学习不用父母操心,笑起来没心没肺,她那么开朗活泼,与人为善,怎么可能患有抑郁症呢?
有的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
这种现象,被称为“微笑抑郁”。
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瘫软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们可能看似拥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会功能。
如此大的隐蔽性,导致周围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会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Maisie去世之后,姐姐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I’m fine”(我很好),让人想起她一如既往的明媚笑靥。
但当姐姐不经意间将它倒过来时,这纸条上的字竟然变成了:“help me”(救救我)。
抑郁症病人总是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反应迟钝、无趣、无欲、无望、无助、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很少人将抑郁症患者与微笑联系起来。在临床中,的确有一小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
这部分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地强作欢颜。
这种微笑性抑郁症最青睐那些高学历、有相当身份、有地位、事业有成的人士,他们最能隐藏自己的情绪。
如果经常反复出现早醒,同时又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兴趣下降、空虚无聊、悲观消沉、注意涣散、犹豫不决、激情消失、容易激怒等症状,应考虑可能已进入了抑郁状态或是患了抑郁症 。
其实“微笑”抑郁症更为危险
“微笑”的抑郁症患者其实更压抑,他们不能表现自己的情绪,他们表面好像每一天都很好,但内心每一天都在与“病情”挣扎着,这些“微笑”的抑郁症患者,“微笑”过后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寂寞和极端的抑郁境地。
患者的亲友要争取早发现,使他们早就诊,尽早得到积极合理的治疗,并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不被表面的“微笑”所迷惑,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精神心理专家蒋小玲提示:
如果你最近压力非常大,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