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是大病,但长期失眠起来却“要命”!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1-09-10 09:16 阅读量6113

本文转载自广州脑博仕医院

    现在人每当提到愿望,很顺口的就会来上一句“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对于钱财、物质上的享受,相信大多数朋友都一样,觉得够用就行, 但是每天睡觉能睡到自然醒,可能就是一种奢侈。

  

  “晚上睡不着,白天不想起”已成为困扰许多年轻人的问题之一。数据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在这些失眠人群中,以90后、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最为突出。

  

  而从2021年中国网民失眠原因调查来看,53.6%网民因工作压力而失眠;而环境问题、娱乐后精神亢奋也是导致许多人失眠的重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6.3%、32.1%;此外,也有部分网民因为饮食问题、学习压力和情感问题等而失眠,占比分别为27.9%、22.6%、20.4%。

  

  失眠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病,但是长期出现失眠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主要可以引起明显的头痛,头晕,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有可能引起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的发生。长期失眠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系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5dcd64d13689b3a6eddfd0b5d517a72e_u=120973574,400080304&fm=26&fmt=auto&gp=0.jpg

  

  导致失眠的因素

  

  1、生理因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性兴奋以及一些疾病,如关节炎、溃疡病、心绞痛、偏头痛、哮喘、心律失常等都可导致失眠。

  

  2、心理因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所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愤怒或思虑过多均可导致失眠多梦。

  

  3、药物因素:饮酒、药物滥用、药物依赖及戒断症状均可导致失眠多梦。常见的药物有兴奋剂、镇静剂、甲状腺素、避孕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失眠发生率越高。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发失眠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居住环境嘈杂、住房拥挤、卧具的不舒适、空气污染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噪声、强光的刺激,气温的过冷或过热,以及蚊子、跳蚤等的侵扰,都会影响睡眠而出现失眠。

  

  6、行为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喝咖啡、吸烟等,经常日夜倒班工作,以及长期夜间作业、流动性工作如出差等,都可使睡眠节律改变而引发失眠。此外,生活无规律、入睡无定时、过度娱乐,以及跨时区的时差反应等,也均可引起体内生物钟节奏的变化而出现失眠。另外,饮食过饥过饱、疲劳兴奋等,也可引起失眠。

  

  失眠的分类

  

  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

  

  在经历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

  

  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个月)

  

  严重或持续性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的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可能会导致短期性失眠。

  

  长期失眠(大于一个月)

  

  慢性失眠,亦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疼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


蒋.png

  

  精神心理专家蒋小玲提示:

  

  当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短、白天疲劳、影响工作学习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因失眠症严重影响白天生活和学习,应及时就医。

  

  失眠症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喘憋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精神科或者心理咨询科就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