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烧必须知道的一些事

沈跃新医生 发布于2024-03-21 19:47 阅读量5735

本文由沈跃新原创

发热(fever)

发热俗称发烧,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图片发自160App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 正常成人(国人)腋窝温度为36.7±0.7 0C,平均36.7 0C。

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

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36.0℃-37.40℃。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图片发自160App

发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发热激活物→    机体 → 激活产内生致热源细胞→  内生致热源(EP) →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  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 →  调定点上移(产热与散热发生改变)  →  体温↑

 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  和    体内产物    

 其中最常见的外源性致热源是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所产生的毒素。

 其中内生性致热源是由体内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产生的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因子。


图片发自160App

应对发热,我们常见的治疗手段有:

 一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所谓消除病因,抗生素本身不是退烧药,但这是最为基础的治疗,只有消除了病原微生物,才能保证彻底的根除发热的病因。

 二、阻止或抑制内源性致热源的产生或分泌,主要是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一般疗效“非常好”,但其副作用比较大,一般只在危急重症时使用。现在一见发热就滥用激素的现象已很少见了。

 三、阻断或拮抗中枢发热介质的作用,即使用退烧药或化学解热剂(以水杨酸、布洛芬或消炎痛为代表),但如果病灶未清除,体温下降后一般还会再升高。

 四、物理降温,是针对体温调节中枢环节,直接增加散热而降温。当出现疾病出现超高热(40~41°C以上)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出现紊乱,前三种治疗方法可能会无效;当缺医少药的特定时期,比如战争、重大灾难或疫情时,物理降温都可降低体温。


图片发自160App

发烧都需要降温吗?

我们经常见到小儿或大人发烧了,病人难受着急,家长或家属也着急,但医生并不急于退烧,大家可能不理解。发烧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人体在和疾病做斗争而产生的。我们感染了疾病后,人体会迅速调动体内一切可以与疾病抗争的因素参与战斗,而发热是体内战斗的表现。当敌弱我强,我们通过低热或短暂的高热就将敌人给消灭了;若敌强我弱,敌人长驱直入,人体毫无抵抗,我们只会感受到敌人入侵的畏寒或痛苦,而没有发热,即人体毫无抵抗,这便是感染很严重,但体温不升的危急重症;若病人一会畏寒,一会发热,寒热往来,这是敌我力量势均力敌,打的由来有往,这时我们如果采取降温退烧措施,和解除自身武装没什么区别,只会迎来敌人的大屠杀。

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发热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叫Hsp90的物质,它可以诱导机体免疫细胞去与病原微生物战斗,而Hsp90只有在体温达到38.5°C以上时才会产生。有趣的是,当体温超过38.5°C一会后,体内产生的Hsp90会持续48小时左右。这便是许多医生面临患者发烧时有点“麻木不仁”的原因。


图片发自160App

当然,打仗历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敌人过于强大,人体的抵抗也非常激烈,体温增高超过40°C或41°C,高烧也会给人体许多器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或体温升高引起患者意识障碍、小儿惊厥,或孕妇、或患者有严重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高烧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我们还是会积极干预——降温。而对孩子,我们退烧也会更积极一些。


图片发自160App

中医对待发烧

中医对待发热,认为发热是体内正邪交战的表现,通常分外感发热和温病发热。中医针对发热采用或中药泡脚、或小儿推拿(如推天河水)、或刺络放血、或针灸、或汤药,其目的并非主要针对发热本身。主要是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通过上述手段,调整人体内部的环境,使之不利于病邪的进展,即削弱敌方赖以生存的力量,同时提高人体的抵御外邪的正气,即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是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主?是先治标?还是先治本?或者标本兼治?针对发烧,良医都会有一番斟酌,并非简单的清热解毒。


图片发自160App

总之,发烧通常是人体生病的表现,遇到发烧,尤其是高热,都应该及时看医生,听听医生的建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