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更多的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跑步是健身活动的有效方法。但困扰跑者的一个问题是跑步后小腿痛,小腿痛也可见于登山运动者或跳跃运动者。跑者小腿痛一般包含下列问题:
小腿肌腹损伤
胫痛综合征(shin splints)
胫前疼痛综合征(anterior shin splint)
小腿慢性腔室症候群 (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
小腿肌腹损伤:实际就是小腿后群肌肉拉伤,主要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还有胫骨后肌。浅表的肌肉损伤,通过触诊可确定部位和范围,深部或复杂的损伤需通过MRI确诊。
胫痛综合征(shin splints):又称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MTSS),也称为过劳性胫骨疼痛,表现为胫骨内侧疼痛、肿胀。是由于小腿后肌群应力牵拉导致的胫骨疼痛。MRI可见胫骨内侧中下段骨膜下水肿,以及胫骨后肌、比目鱼肌轻微软组织水肿。
胫前疼痛综合征(anterior shin splint):是胫骨前外侧疼痛为表现,主要是胫骨前肌的损伤或炎症。
小腿慢性腔室症候群 (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表现为小腿肌肉钝痛,随运动时间延长,疼痛加重,合并紧蹦感、麻木或感觉异常,严重者会出现垂足 (脚踝背屈无力);停止运动,症状会在几分钟到一小时内缓解。
这些病症,有一些共同的病因:其一是跑者下肢关节结构有异常,如髋关节活动异常、长短腿、X型腿、O型腿、踝关节异常、扁平足、高弓足等,需专业教练或医生帮助矫正或治疗;其二是跑鞋不合适,需更换跑鞋;最常见的原因是运动量过大,或假日报复性运动,且运动前缺乏热身准备或运动前拉伸。其病痛机理都是剧烈运动或不正常运动导致小腿不同部位的肌肉或软组织出现急慢性损伤,引起炎症疼痛。
治疗:如在运动中遇到这些伤病,应遵循RICE原则对伤处紧急处理,必要时就医治疗。
• 休息(Rest)让受伤的肢体休息,损伤当天彻底休息,疼痛减轻后,缓慢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 冰敷(Ice)用冰袋或冷敷将伤处冷却,24小时内多采用冰敷。
• 压迫(Compression)对伤处施力压迫,弹力绷带、小腿护带、肌贴可缓解疼痛。
• 抬高(Elevate)抬高受伤处,患肢抬高有利于减轻肿胀,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严重的损伤或居家自我处理无效时应该到医院,医院多采用康复治疗,常用的方法有24小时内冰敷,24小时后热敷治疗;低频电、中频电疗;超声波;微波、超短波治疗;也可采用针灸、按摩治疗。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帮你找到小腿损伤的原因。
预防首先要找运动教练、康复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帮助分析跑姿有无异常,髋、膝、踝、足是否有异常,酌情纠正姿势或身体的异常,或者更换运动项目。
其二,跑步不仅仅是下肢的运动,适当增加一些核心肌群的训练如臀桥和平板支撑,对跑步的协调性和安全性是有帮助的。在跑步训练中穿插一些其他运动如:步行、游泳、自行车训练对提高综合素质和防止小腿损伤是有利的。
三,更换跑鞋,合适的跑鞋,可防止运动损伤,可能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四,健康训练和竞技训练差别很大,健康训练的跑者,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初次跑步者,运动量不要太大,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后的运动增幅一般不超过以前的10%。
五,生命在于运动,是在于每天持之以恒的运动,而不是一周一次,甚至数周一次的“报复性”运动。即便平时没有时间锻炼,采取周末运动的朋友,也应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适宜运动及运动量,不能超负荷运动。
六,运动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要注意及时补充水、盐、蛋白质、钙、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