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一种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痛风的人数高达一个亿。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市在全国为高发地区(>1%),2007年深圳市痛风发病率高达2.8%。
但我们的尿酸为什么会增高呢?
尿酸增高的原因无非是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除减少。今天我们侧重介绍尿酸生成过多。在尿酸生成增加因素中,一是嘌呤代谢导致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多;二是摄入外源性嘌呤食物过多,导致尿酸增高。
我们知道,生命物质的本质是核酸。生命特征是能自我复制,核酸能够自我复制。同时蛋白质的复制也是根据核酸所发出的指令,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和核酸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无论动物细胞或者植物细胞均有核酸成分。这两类化合物都比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复杂得多。核酸在生物体内重要性虽然极大,但所占比例不大。生物体内核酸的含量远低于生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人体能自己合成核酸,因此营养学家并不把核酸看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
在嘌呤代谢分解当中,嘌呤环氧化释放出氧化嘌呤,继续氧化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二者再氧化成尿酸。从核酸分解代谢尿酸的体内代谢过程十分复杂,生成的途径不止一条,各个途径之间又有交叉相通的联系和相互调节的关系,尿酸的生成主要有三个途径:
① 5-磷酸核糖-1焦磷酸等,经→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黃嘌呤→尿酸途径;
② 5-磷酸核糖-1焦磷酸等,经→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鸟嘌呤→黄嘌呤→尿酸途径;
③ 5-磷酸核糖-1焦磷酸等,经→腺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途径。
正常人体尿酸总量大约1200mg,被称为尿酸池。每日代谢新产生的尿酸约750mg,同时每日排泄尿酸也大约为750mg,维持体内尿酸总量的动态平衡。在新增加的尿酸中,来源于人体正常代谢(内源性尿酸)者约占80%,来源于于食物摄入(外源性尿酸)者约占20%。似乎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内源性尿酸增加所占的权重较大。然而正常人的代谢是一个常态,内源性尿酸的产生也基本波动不大。因原发性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或继发性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在所有痛风患者中仅占5%。所以因食物摄入导致的外源性尿酸增加便突显出来。
提到高嘌呤食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海鲜;除了海鲜之外,动物内脏也是高嘌呤食物;第三我们想到的是啤酒,实际几乎所有的酒类都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不过乙醇引起的尿酸增高是通过影响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引起的;第四类高尿酸食物,我们常常忽略的汤,嘌呤的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肉类、鱼类长时间熬煮后,大量的嘌呤溶于汤中,所以喜欢喝汤,将会摄入大量的嘌呤,尤其是广东的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