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的春晚很热闹,其中有一个歌唱杂耍类节目,演唱者身后的杂耍演员做了一个高难度动作——45°角反重力倾斜。
人类站立平衡要求重心位于双脚的支撑面内,当重心即将超出或略超出支撑面时,要维持身体的平衡,下肢和躯干的前后肌肉都强力收缩,参与维持平衡。当平衡将被打破,身体可以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调整(踝策略)和髋关节的运动调整(髋策略)来调整人体姿势,维持重心在支撑面内,保持平衡;当平衡不可避免被打破(倾倒),人体通过跨步(跨步策略)将重心重新纳入支撑面内。维持人体平衡的策略是通过反射不由自主完成的。
舞蹈、杂技等慢动作的身体倾斜姿势设计,都会考虑通过脚、膝、髋、身的造型将身体重心放在支撑面内。体操等快速运动,也需要考虑:一个平衡被打破,怎样衔接一个新的平衡。所以平衡对人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很重要。
45°角反重力倾斜,最早是美国演员迈克尔·杰克逊发明的,他用这种舞姿征服了观众。其奥秘在他发明了一种鞋子,并申请了专利,鞋子可以将他的双脚固定在舞台上。当然他身体的协调力和控制力也毋庸置疑。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鞋子上还有一个隐藏设施:保护踝关节和跟腱的鞋帮。因为在做倾斜动作时即便身体肌肉等力量再强,跟腱和踝关节任然相对薄弱。
跟腱断裂反倒不是在舞者中常见,跟腱断裂多见于长期不运动突然参与大运动量的运动,或长期低运动量突然参与剧烈运动者。也多见于长期从事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员。其预防是需要加强跟腱柔韧性及强度的训练。
跟腱断裂(挑断脚筋),过去人便废了,现在可以通过手术修补,术后康复也很重要。术后0-4周通常需要石膏固定,避免踝关节运动,让修补后的跟腱能够生长吻合,这个期间的康复主要是活动脚趾和大腿,避免肌肉萎缩。大约4-12周开始使用短腿支具或跟腱靴,在无痛范围活动踝关节和跟腱,加足跟垫,逐步减低足跟垫,练习负重和行走。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力训练,训练中仍需避免跟腱牵拉疼痛,避免摔跤跌倒及剧烈运动。
看看,一个春晚,整出这么多,太蒙太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