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百草焕新光,性效归经意味长。 瑞岁迎祥添妙药,杏林瑰宝绽芬芳。

王伟洪医生 发布于2025-01-07 20:25 阅读量351

本文由王伟洪原创

百草霜的典故与传说

百草凝霜济世长,

烟熏火燎韵深藏。

灶间瑞墨祛邪祟,

新岁安康福泽昌。




       百草霜之名,源起民间烟火。往昔岁月,炉灶炊爨,柴草燃烬,其烟墨凝于釜底瓮壁,遂成百草霜。曾有村舍疫病蔓延,新岁之际人心惶惶。一老妪忆起祖训,取百草霜入药,施于患者,未几,病者渐愈,热退身安。自此,百草霜在乡野间传为祛病良方,每逢新岁,常被视作护家安康之瑞物,寓意驱邪迎新,守护阖家团圆。


百草霜之名由来与古籍记载

百草霜名典籍扬,

炉烟熏就墨凝香。

医经细述疗诸疾,

岁月留痕韵味长。




       百草霜早现于诸多医籍,《本草纲目》载其详,“百草霜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古人见其色黑如墨,性似霜华,又因百草焚熏所化,故而得名。历代医家视其为良药,于止血、消积、解毒等症多有应用。如《证类本草》亦论及,其能“主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为传统医药宝库添砖加瓦,新岁之时,更增几分祛病纳福之望。


百草霜的性味归经

百草霜呈性苦辛,

微温归肺胃肠亲。

调和气血功独到,

本草玄机蕴此身。




       百草霜,味苦、辛,性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止血、止泻、消积、解毒等功效。于临床,常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血症,亦疗食积泻痢、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逢年过节,饮食丰腴,肠胃易积滞不适,百草霜常可佐以调理。若小儿食积不化、腹胀腹痛,百草霜与山楂、麦芽等配伍,可消食导滞,助脾胃运化,护佑新岁食乐安康。


百草霜的配伍运用

百草霜配伍奇方,

蒲黄相携止血强。

楂曲和之消积妙,

医道精研韵味彰。




       在配伍运用上,百草霜与蒲黄相伍,止血之力倍增。二者皆擅止血,协同作用于咯血、吐血等,如咯血方中,二者合用,凉血止血,收效甚佳。于食积之症,百草霜配山楂、神曲,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谷食积,百草霜助其运化,调理肠胃。新岁期间,百草霜在诸多方剂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健康护航,成为传统医药文化与新春祥和氛围紧密相连的纽带,传承着千年医韵与新春祈愿。




       百草霜,承历史传说,载古籍精要,合性味归经与配伍妙法,如熠熠星辰闪耀杏林。其在临床应用广泛,关乎民生康健,于新春佳节等特殊时期更具独特意义,护佑民众迎新祛病,续中医本草传奇,长盛不衰。




王伟洪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

从事中医美容、中风病、颈椎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脱发等疾病的治疗

临床擅用医圣仲景学说辨证用药、无痛颊针、岐黄针疗法、针灸、自血疗法等及现代康复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擅长中医面部抗皱、祛斑、美容,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病、腱鞘炎、偏头痛、孕妇面瘫、中风偏瘫等疾患;不孕不育、痛经等相关疾患;以及脱发、失眠、耳鸣耳聋、少精弱精畸精、慢性胃肠炎等各科杂症。

2025年1月7日 于朗麓书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