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了怎么办?

王伟洪医生 发布于2023-05-07 15:47 阅读量14976

本文由王伟洪原创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伴随着一侧大腿、小腿疼痛,是中医、针灸非常常见的就诊疾病之一,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那么,腰椎间盘是一个什么东西?

       浅显易懂地描述的话,它就是我们人体脊柱的每块骨头与骨头之间的一块“软胶垫”,里面的主要物质是髓核,它是弹性胶冻物质,有一定的压缩性,能起到对人体重量的缓冲的作用,而椎间盘里压迫挤压出来的主要“凶手”就是它。人的身高早上和晚上量不一样,人越老了身高越矮了就主要跟这个椎间盘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为人体脊柱的上下骨头之间被各种原因增加了压力,椎间盘向周围溢出甚至破裂压迫到神经,从而产生各种不适、难受、痛苦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咬三文治后里面酱料溢出来的感觉。腰椎间盘突出常发生于腰4/腰5和腰5/骶1椎间盘。其中最让人受不了的不是腰突带来的疼痛,而是酸麻,酸麻的感觉比痛难受多了,而且酸麻的地方你也说不清楚在哪里,但它就在那里,让你坐卧难安。通常酸麻痛状况有两种,一种是沿着大腿的后侧酸胀麻木(在针灸学叫足太阳型),另外一种呢,沿着大腿外侧的酸胀麻木(针灸学叫足少阳型)。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当我们出现腿麻的时候,可不要就认为自己腰突了,临床上我们还有一个疾病叫做:梨状肌综合征!这个疾病很容易跟腰突混淆误诊,但是这个梨状肌综合征就相对容易解决了,我们把梨状肌的痉挛解除了之后通常都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也治疗过有部分患者突然发现自己腿又麻又痛,以为是腰突,就一直在腰上贴药膏,按摩,涂药酒都没有用,腰那里的皮肤都千疮百孔的,来就诊时查体发现两边屁股大小不一样,腿麻的那一边的屁股萎缩了(大部分患者都是如此),这时候如果再加上一个直腿抬高试验,就可以简洁地区分到底是腰突还是梨状肌损伤了。直腿抬高试验,我们如果腿直直抬高60度之前这个腿麻得不行(阳性),然后超过60度之后神奇地发现腿不麻了,那就明确了,这就是梨状肌的问题。如果直腿抬高随着高度越来越麻,这个就是腰突了,也就是我们临床所说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腰椎间盘不都是突出了吗?怎么多了一个字,就不一样了呢?这也表明了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多了一个字,就是不一样。咱们身体里的这块软胶垫不听话跑出来后,但是腿不酸麻,这就叫腰椎间盘突出,通常很多患者会感觉腰部容易疲劳酸疼(腰肌劳损的症状)。但是若这块突出来的椎间盘压迫神经了,有腿酸麻的症状了,那就叫腰椎间盘突出症了。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以有很多患者是有突出,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明显的症状。

突出来的椎间盘可以回去吗?

       1、如果急性轻型的外伤或者扭伤,而且突出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经过针灸、推拿以及中医特色理疗之后,将腰椎周围的挛缩肌肉松解了,椎间盘所受到的压力降低了之后,突出来的椎间盘是有可能回去的。而判断是否能回去,最好是在完善腰椎间盘的检查之后,结合症状才能明确。

       2、大部分的腰突都是你整个腰部(包括椎骨、肌肉、筋膜)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劳损不断积累所致,就像是机器老化了、生锈了还要不断去工作,在这种状态下,机器就特别容易破损。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三明治酱汁吗?当酱汁溢出来了之后,无论你怎么调整夹着酱汁的方包,酱汁都无法收回去的?同样的道理,所以大部分的椎间盘突出之后就像这个酱汁,是很难收回去了。既然回不了去,又压着神经,那要怎么办呢?有需求就有方法,所以就有手术就应运而生了。把椎间盘拿掉之后就不压迫了,只是理论以及手术的演示通常是美好以及顺利的,实践起来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却不让人感到理想。

我眼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就是相邻两个腰椎椎骨之间的“软胶垫”不老实了,蹦出来了,还去压住纤细的神经,使得大腿出现酸麻的情况。那为什么会突出来呢?我们上面有举到三明治酱汁的例子,我们一压三明治,酱汁就出来了,外界给了三明治压力,同样的道理,就是两个椎体之间相对的压力增大了。为什么相对的压力比较大?实际上椎骨与椎骨之间都是有肌肉连接的,椎骨周围也有很多肌肉包绕着,那这些肌肉出现了紧张、挛缩,就会出现骨头的拉紧。有一病例让我特别印象深刻,一位中年司机,在我们医院做了磁共振,基本上只要看到他的结果都是建议手术,他的身体形态也因为腰突出现了偏斜,他找了很多医生,也找过我,后来再次来找我的时候,跟我说只是在我这才能缓解疼痛。问起才知道他是负责领导的出行,基本上随叫随到,压力较大,休息是跟着领导休息的,时间不固定,所以一开始没办法一直找我看。后面我再次仔细研究了他的磁共振影像,再结合他的身材、久坐、喜欢打篮球,了解基本信息,看看舌头之后,基本可以判断这是肾阳虚证。前三天每日治疗用常规针刺结合岐黄针法和雷火灸排寒、扶阳,反复跟患者强调注意事项配合改掉坏习惯,5次后基本康复,后续他大概一个月来找我一次,做一下调整。

       另外还有一个病例,也是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跟上面那个司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也是一边腿疼。因为比较年轻,所以她就想以保守治疗先。在主治医师的推荐下找到了我,一开始我也用岐黄针法治疗,她来诊室的时候是车床推过来的,腿痛得不能下地,但是经过治疗后,立马可以下地。但是晚上却再一次爆发疼痛,口服止痛药无法缓解,只能通过打杜冷丁。后续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她的肌肉、生活习惯等个人因素进行分析,推断出再次爆发疼痛的可能原因:她的核心肌群力量太薄弱了,根本没办法把腰椎间盘很好地维持在不痛的位置,晚上睡觉的时候突出的腰椎间盘就乱跑,再次压迫到神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个人体质,去循序渐进地增强以及放松她的肌肉,达到治疗的效果。

       实际上,在临床上遇到的每一个病例都是在提醒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每一个人,一是不要被疾病的名称限制住自己的思维,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只看到病人的椎间盘,插秧式地把针扎满了整个腰部,结果发现有些人可以治好,有些人却治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治疗好了,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二是要铭记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训: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指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病情进行思考之后做出相应的治疗。这也是中医整体观在现代医学观体现的重要部分内容!若只盯着受伤部位而忽略人的整体,那就越做越窄,越做越迷茫了....

       所以,我还是想总结说,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方式方法对每个疾病,西方医学制定出来的指南可以给刚上临床的医生一个指导性的方向,但是我们不能只沉浸在指南带给我们的成就感,要深刻认识,人有千万,病就有千万,病以万变,则治亦万变,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情绪下演化、衍生出来的个体,不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具有相同质量标准的一个产品,所产生出来的疾病也是个体中的个体。但是不变的是中医的三大核心:“整体观”“辨证论治”“天人合一”。


王伟洪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


从事中风病、颈椎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脱发等疾病的治疗


临床擅用医圣仲景学说辨证用药、无痛颊针、岐黄针疗法、针灸、自血疗法等及现代康复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病、腱鞘炎、偏头痛、孕妇面瘫、中风偏瘫等疾患;不孕不育、痛经等相关疾患;以及脱发、失眠、耳鸣耳聋、少精弱精畸精、慢性胃肠炎等各科杂症。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