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之中医见解

王伟洪医生 发布于2023-03-08 21:24 阅读量396

本文由王伟洪原创

       皮肤病,在西医的概念里,大多是指病变部位表现在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疾病,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可以轻松看到自己是否得了皮肤病,比如湿疹、荨麻疹、青春痘等等。一旦发现自己皮肤有异常,进入医院就诊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就是进入皮肤科就诊。

       但是现在你一进入皮肤科,医生看到湿疹等皮肤病,就上激素药,一抹就好转,身体基础好的状态下,可能一段时间不会再犯。可能有段时间压力大了或者休息不好了,立马又得,用药的种类跟药量越来越多,而且不抹,就犯。这样抹一辈子,最后就有可能转成其他病,把原本表现在皮肤的表证转成表现在脏腑的里证,这不是治得越来越重了吗?皮肤科给你上一大堆皮类的药,这就是西医思路,见皮治皮。而人体其实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皮肤病虽发生于人体皮肤表面,但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与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局部病变往往是内在病变的局部反应。中医有讲到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等等。心主血脉,就是心的每一次搏动都可以把血、营养物质打到皮肤末梢,皮肤得到气血就可以攻病,也可以得到营养。脾主肌肉,皮肤底下是肌肉,还有腠理,肌肉、腠理就像土壤一样,土地肥沃了,意味着肌肉有营养,气血足,三焦流利,皮肤就得到充养。而肺主皮毛更是直接表明解除肺的病变,皮毛就自然而然舒畅。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如果能找着医生针对性帮你好好地治疗心、脾、肺,皮肤就自然而然好了。但皮肤病千万不能乱治,因为大部分皮肤病不容易危及生命,而病急乱投医了之后就容易发生变数,导致邪气入内,祸及脏腑,那就可能危及生命了。大部分长在皮肤上的病都不往人体深部走了,我们只要把情绪调好了,休息好了,皮肤病必然变轻。所以,中医看待疾病的角度,会从疾病的表现及发展去看,如果这个皮肤病的邪气正在往外走的话,我们就不往里去治疗,用各种消炎、激素药去打压它,顶多外面丑点儿,但不会让邪气内陷。

       西医对付皮肤病一般都是用药(如:抗组织胺及类固醇)来抑制其发炎反应,等药效过了以后,皮肤病还是一样会再发作,因为身体被损伤的心、脾、肺之气并没有被补充起来,加上体内及体外的毒素(湿气、热气、火气、痰浊、血热、六邪)也是没有完全去除掉。

       而中医治疗皮肤病强调的是“标本同治”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中医认为,体内的毒素外透于皮肤发生病变,此为“标”,而真正的“本”就是——五脏机能的低弱,也就是人体正气不够强壮。有部分人会发现:同样是人,有人每天跟你一样吃烧烤、煎炸油腻、辛辣、抽烟喝酒、熬夜等等,这样的生活你也一样在过,食物也是一样,为什么别人就不会出现皮肤病,五脏,特别是心、脾、肺机能强的人,体内毒素可以完全被体内的正气压制住或者祛除出体内,自然就不会皮肤病。

     “治标”:指的是先排除体内的毒素,中医透过以下方式来排除体内毒素:发汗—去风邪、寒邪、湿邪;利小便—去湿邪、热邪;通大便—去湿邪、火邪、热邪;清热—去火邪、热邪、暑邪;滋阴—去燥邪、血热;活血化瘀—清血瘀、血热,等等各种手段将体内毒素完全排尽,再开始治本。

     “治本”:看哪个脏腑较虚弱,就针对该脏腑下去用药调养,补益气血,气血充足则抵抗力强,正气存内则自然不易遭受外邪侵扰,也不易产生内毒。另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提升心、脾、肺的机能,吃点补心、脾、肺的药即可达到此效果。但是,补益的药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发病的时间跟发病的地点不同,所以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要记住“别人的良药,可能是你的毒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