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程志刚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女同志一旦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有三部曲:
一是自已诊断为“感染了”,自已多喝水,自服“祛火”药或到药房去买“消炎”药;
二是到医院去找医生,可能大部分先去了妇科;
三,发现治后仍不见好转,最终发现应该找泌尿外科医生治疗。
上述情况如果是急性泌尿系感染,可能到“第二部曲”就好了;但有些患者尿频、尿急看了多个泌尿外科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症状也没缓解,甚至碾转多家大型医院、经历多年也收效甚微,原来该疾病另有玄机;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到一个叫尿道旁腺炎(SKene腺)的疾病。
何为尿道旁腺(SKene腺)呢?
原来尿道粘膜下有许多对尿道腺(图1)[1],像我们的皮肤上的汗腺一样,而这些尿道腺开口于尿道远侧1/3的后外侧部;而开口在尿道口两侧的一对腺管,叫尿道旁腺,因SKene这个人最先发现并报道,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后来发现开口于尿道外口的两个腺管与开口于尿道内口的多个腺管是同一腺体,只是开口位置不一样(图2)[5];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组织胚胎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与男性前列腺同源(图3)[2],所以也称为女性前列腺。
虽然该病300多年前就已经被认识[2],研究也一直在持续,但治疗上一直没什么突破,加上该器官的存在与否一直饱受争议,所以认识它的医生也较少,也导致一般的检查都不能查出来,同时治疗也较棘手。
那为什么会发炎呢?
可能由于在某种诱因下,如:长期憋尿、久坐、熬夜、性生活不当、吃辛辣的食物等等某种诱因和或本身尿道口解剖异常(如处女膜伞、尿道狭窄等),由于尿中的某种物质浓度突然增高(如尿酸过高),排尿时尿中有害的物质返流入尿道腺内[3],引起尿道腺化学性炎症、感染,同时尿道中段高压区痉挛;早期通过多喝水、注意饮水等可以缓解,长此以往反复发作,将引发连锁反应,膀胱出现“保护性”的收缩引起下腹不适、胀痛;膀胱颈由于反复炎症引起膀胱颈水肿、增厚,由此继发形成的膀胱顺应性降低同样会导致刺激症,产生尿频、尿急、下腹不适;而大脑皮层对“伤害”性的反射会有增强、放大效果,反过来加重疾病,以至于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很多人出现类“精神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减弱,使该病、病程更进一步加重。
尿道旁腺炎其实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与男性慢性前列腺炎类似,综合治疗[4]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病要长期管理,治疗模式以改善症状为目标,是目前慢性疾病治疗理念上新突破,医患在治疗目的上要有共识,要借鉴男性前列腺炎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和可能的病因,以何类病因为主,制定综合的中西医,内、外科结合治疗方案,达到尿道旁腺功能的康复,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然也要指导患者在生活上注意预防:勿熬夜,勿久坐、勿长期憋尿,适当平均多饮水,少吃海鲜与红肉、动物的内脏,适当的体育运动。保持心的舒畅。
1 anoel Francisco Biancardi1 , Fernanda Cristina Alcantara dos Santos1 , Hernandes Faustino et al.de Carvalho Female Prostate: historical, developmental, and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s[J]. Toxicol Pathol, 2017,2(2):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