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A:
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Q:
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A:
最常见症状就是耳胀感和听力下降。有些还会出现睡眠差、情绪困扰、说话延迟、易怒、笨拙、平衡问题或学习困难。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也可有鼓膜炎症,如鼓膜持续内陷,局部内陷袋形成,中耳不张,可导致听骨链破坏和胆脂瘤。积液时间越长,中耳结构损坏的几率越大。
Q:
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A: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继发于感冒、中耳感染,许多幼儿正常中耳腔存在充血(负压)也可能导致。
儿童咽鼓管较成人宽、短、直,且儿童抵抗力较成人弱,小儿咽部感染较容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Q:
怎么判断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A:
有些患儿有明显的听力问题,但其他儿童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仅表现为某种异常(如挠耳、显得笨拙、选择性听音、睡眠障碍),所以如发现孩子有听力下降,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进行听力检查。专业医生能够通过耳内镜或声导抗测试来发现中耳积液。
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该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清除中耳积液、引流、改善中耳通气、控制感染和治疗相关疾病等。
一般治疗包括: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可用鼻腔减充血剂喷鼻。
手术治疗
包括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