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周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入秋的脚步也临近了。都说秋高气爽,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每逢夏秋换季,空气中悬浮着的各类过敏原总带来不小的挑战。近年来,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逐渐走高。仅2005到2011年的6年间,国内成人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就从11.1%增至17.6%[1],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人为过敏性鼻炎患者。
为了帮助广大患者在过敏性鼻炎高发季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提升长期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尤其是帮助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建立28天坚持治疗的正确观念,近日,医药科技公司欧加隆携手国控国大(江门)医药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科普患教行动,帮助市民建立科学治疗观念,摆脱换季过敏性鼻炎的困扰!
过敏性鼻炎分轻重
治疗手段因程度而异
过敏性鼻炎(A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鼻炎。当个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等)产生异常反应,聚集在鼻腔黏膜的免疫细胞会释放炎性介质,导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等典型症状的出现,还可能伴有眼痒、流泪、眼红等眼部症状。
治疗过敏性鼻炎,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症状处于哪种严重程度。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两类。轻度患者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未产生明显影响;中-重度患者症状相对严重,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1]。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与疗程。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坚持规范用药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且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可以长期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换而言之,能否做到坚持规范用药决定了过敏性鼻炎的长期控制效果。
当下,过敏性鼻炎一线治疗用药,即推荐用药,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简称:鼻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1]。
以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的鼻用激素为例[1],2022年发布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轻度和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使用疗程不少于14天(2周);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疗程需维持28天(4周)以上[1]。
这是由于过敏性鼻炎存在黏膜最轻炎症持续状态,即虽然症状并未发作,炎症作用仍在进行。因此,根据疾病轻重程度,规范按疗程用药非常关键。研究显示,持续治疗对病情的长期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