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不同的听力学检查(耳功能检查)项目有什么临床意义?
A:
人耳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功能。听力学检查是针对受试者(患者或体检)的耳功能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定向的检查测试,用于了解受试者耳功能的状态。
其意义重大:
一、可揭示耳部隐匿的病变或异常;
二、用于健康监测,在某些情况下听觉功能的退化,可以作为健康问题的警示信号;
三、防微杜渐,早期诊断,避免突聋、眩晕、耳鸣等常见病的发生,为自身健康管理提供数据。
临床听力学检查项目
一、听觉行为反应测听
主要针对人的听觉功能整体概况进行评估,了解受试者的听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其结果反映受试者的听力阈值或听敏感度、言语识辨能力,用于评估受试者是否存在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的程度、听力损伤的性质、蜗后病变或提示听觉神经传导异常等等。
包括纯音测听、言语测听和针对儿童的行为反应测听、针对听力康复的声场测听等等,其测试结果具有法律效应。
其中言语接受阈(SRT)能很好地验证纯音听阈,SRT应与纯音听阈在言语频率上的平均值(PTA)相符, 反映病人的交流能力, 有助于鉴别耳蜗和蜗后病变。言语识别率WRS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判断蜗后病变和中枢性聋,以及耳鸣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二、声导抗测试
用于评估中耳状态,它可以鉴别诊断某些疾病。
中耳病变通常表现为鼓膜穿孔、耳流脓、耳闷胀、耳痛、耳聋、耳鸣、眩晕等现象。声反射测试可以发现或证实中耳病变,还有助于鉴别耳蜗、蜗后和脑干病变等。当病史或鼓室图表明咽鼓管功能不良时,需进行咽鼓管功能测试(鼓气试验、吸气试验、Valsalva和Toynbee动作)。
检查项目:中耳鼓室图、镫骨肌反射、咽鼓管功能、吸收率、声反射衰减、中耳共振峰等等。
三、耳声发射检查
用于评估内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状态。外毛细胞是感音神经性耳患者最先损伤的部位。外毛细胞,导致对应的功能减退,常见“听到声音但听不清”的主诉,以及耳闷、耳鸣等现象。
检查项目:自发性耳声发射、瞬态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侧抑制耳声发射、加压耳声发射等等。
四、耳科电生理测试
用于蜗后听觉神经传导通路状态评估和前庭神经传导功能评估。包括听觉诱发电位AEP、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MP等。
AEP测试项目包括耳蜗电图、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ASSR、 中长潜伏期MLRLLR、P300、失匹配负波MMN、事件相关电位ERP等,以及不同刺激率的ABR,不同刺激波形的ABR不同刺激声的AEP等等。
VEMP测试项目包括O-VEMP(眼性)、C-VEMP(颈性)。
电生理测试通过记录声刺激时的皮层电信号来描述神经传导通路的状态。与耳声发射检查组合,可以诊断部分类型的听神经病。气、骨导ABR可用于耳聋性质诊断、阈值评估。高低刺激速率ABR可以作为评估后循环缺血的指标之一。MLRLLRMMNERP等可以评估患者意识反应(中枢听觉神经系统状态)。
五、耳鸣检查
耳鸣的频率和响度匹配检查,对评估耳鸣位点十分重要。其结果反应不同类型的耳鸣特性,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耳鸣常规检项目包括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精细化检项目包括FPT、TinniScan、优化残余抑制试验F-RI等。
六、前庭功能检查
当怀疑前庭系统受损时,应进行前庭功能测试。如眼震视图(VNG)、转椅试验、姿势指记法和位置试验、温度试验、甩头试验VHIT等。对平衡功能失调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人耳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听力学检查是针对受试者(患者或体检)的耳功能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定向检查和测试,用于了解受试者耳功能的状态。每种检查项目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医生会根据疾病诊断的需求,建议做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