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我只是躺着,其实我是在求救

张雯医生 发布于2020-12-02 21:59 阅读量6754

本文由张雯原创

                             抑郁焦虑

我每天接待各种拥有情绪困扰的来访者,其中一大部分都因“情绪感冒”——抑郁焦虑症而来。有的情绪极度低落,有的表情木讷,有的因药物原因眼神涣散,也有看上去比较“正常”实际却也被抑郁焦虑症困扰许久......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在抑郁焦虑症状爆发的时候,都没有来进行咨询面诊,而是在症状有所缓解的时候,及时地联系我们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面诊。

是他们不听劝?不想得救?还是自以为是能够扛过去?

其实都不是,来看看几位来访者抑郁焦虑症状爆发时的情景,大概大家都能理解。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TA们的困境

小A:感觉自己脑袋空空的,一切都不真实了,感觉自己飘在海里,怎么使劲都没有任何意义,触摸不到现实。最严重的的时候,抗拒去学校,拒绝与人沟通,到学校十分钟左右就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反胃头痛呕吐。上课看着老师的嘴一张一合,却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小B:思维能力严重下降,说不清楚话,无法接收外来信息。有时候静下来就会听见仿佛是虚空中的嘈杂,有无数古怪的声音在脑子里交杂,过往的记忆,近段时间的记忆,还有些不属于你的记忆,一些梦境的碎片无规律地交错出现在你的思绪里,你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是不是真实的。站在桥上想跳下去,骑着自行车盼望出车祸,站在高楼上想一跃而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小C:持续地放空、发呆。感觉自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我的思绪四处游荡,不知道飘去哪,但总之不在我的身体里面。极度渴望得到解脱。经常感到胸闷,心脏痛,四肢麻木。有时候会觉得,胸口憋了一口气,很难受,甚至呼吸都觉得困难,有时候心跳会特别快,还有刺痛感。睡觉惊醒的时候,时常觉得自己的身体麻木,完全无法动弹。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小D:身体机能开始明显退化,胸疼、头痛开始侵袭,严重的时候只能自捶胸口;记忆力、思维明显减退,一天到晚在找手机;行动变慢,但还是经常打翻水杯、打碎饭碗。说一句话感觉耗费了一辈子的力气,能量像是被完全榨干,动用全身的力气和能量,只能吐出两个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小E:“早上很难起床。我只想蒙头大睡,藏起来谁也不见。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我不想吃东西,也瘦了很多”。

“没什么事情能让我提起兴趣。我一直都觉得很疲倦。晚上一直睡不好。但是我得咬牙坚持,因为我得去上班,还要照顾家庭。我觉得很无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也觉得没什么能够好起来”。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我觉得自己很糟糕,我像是老了一样,什么都记不住,事情也想不明白。我脑子里面全是消极的东西,我努力地想要积极一些,但是做不到”。

     “我觉得很绝望”。

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他们口中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活力、身体机能退化、思维减退、拒绝沟通、表达能力迅速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来访者被送到咨询师面前,也无法听懂咨询师的话,更别说让他们清楚地描述身体、心理状况以及参与心理咨询师的干预方案,因此,在抑郁症发作的当下,不适宜进行心理咨询。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及早寻求专业帮助

那,什么时候适宜咨询呢?心灵之语的张雯老师建议在症状爆发前或爆发过后及早约面诊。

在抑郁症状爆发之后,首先,身体机能得到恢复,同时又距离发病时间不长,可以清楚描述当时的身体、心理状态,帮助心理咨询师进行诊断和制定方案。其次,理性意识得到恢复,可以与心理咨询师进行理性交谈,便于心理咨询师比较客观地了解病情。

当然,一般抑郁症状爆发之前,一定会有预感,就像暴雨前的乌云遮天蔽日,海啸前的海水急速后退。如果我们可以在感知症状即将爆发的时候及时就医,也许可以避免一次“情绪感冒”的爆发,也为我们的能量小宇宙点亮一颗成功的小星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