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义
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是发生在睡眠期间的阴茎痛性勃起,疾病特点是因发生在睡眠过程中的阴茎勃起疼痛或肿胀而觉醒,通过下地活动或排尿后症状可缓解。
夜间阴茎勃起(NPT)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入睡之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发生阴茎勃起。NPT发生于快速动眼相(REM)睡眠期间,一般来说,正常男性每晚都会有3-5次REM周期,即夜间发生3-5次NPT,正常人不易察觉,而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者因睡眠紊乱或勃起阈值低,对NPT较为敏感,易于察觉。
图片
二、临床表现
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每晚发作数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久而久之,继发严重的焦虑、抑郁、易怒、精神萎靡等不良情绪,常常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
文献报道睡前性交、手淫、劳累、饮水、吸烟等对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影响。
三、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并不困难,就诊后查血尿常规、性激素、凝血功能,睾丸、前列腺、阴茎海绵体彩超,除外器质性病变。选择NPT和多导睡眠监测、心理健康问卷测评。
根据发病机制,睡眠相关性阴茎异常勃起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多见,可能机制如下:
(1)REM睡眠结构紊乱,觉醒异常。
(2)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高,阈值降低,易察觉NPT。
(3)本病发生与睾酮和多巴胺水平有相关性。
2、继发性夜间阴茎异常勃起:
多有血液病(慢粒、镰刀红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脊髓损伤或病变、高粘血症、药物使用病史,就诊后注意询问相关疾病病史或用药史。
五、治疗
本病具体发生机制不明,没有确切的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积极宣教、正视疾病、心理指导、调整心态、控制症状,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剂量交替使用。
治疗策略:1.压制阴茎勃起:降低血清睾酮水平,抑制勃起电信号,抑制REM睡眠,毁损海绵体组织;2.降低睡眠中的感受,加深睡眠。
解痉止痛剂:如巴氯芬、加巴喷丁等,降低阴茎勃起敏感性,对NTP及性生活无影响,起效快,副作用小,长期用药可耐受,推荐本病首选。
REM抑制剂:如氯米帕明、氯氮平等,调节REM睡眠,减少NPT发生,但该类药物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依从性差。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改善REM睡眠,减少觉醒。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缓解抑郁,减轻焦虑,减少NPT。
其他:雌激素、保列治、塞来昔布等药物对夜间痛性勃起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推荐作为首选。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有效控制NPT发生,降低睾酮至去势水平,仅适用于没有性需求高龄男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