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精准间歇导尿期间,您为什么需要制订饮水计划?

王滨医生 发布于2022-07-18 22:32 阅读量2763

本文由王滨原创

无痛精准间歇导尿技术主要用于膀胱肌肉收缩无力、神经源性膀胱、慢性尿潴留、膀胱再造术或者膀胱扩大术后及手术后膀胱失去功能的患者,现已被公认为最好的尿路管理方法,而理想的间歇导尿应以容量为基础。间歇导尿患者通过制定饮水计划并记录排尿日志,可以判断放尿的时机,保持膀胱有一个理想的容量。


图片发自160App

1、排尿的生理机制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储存尿液和周期性排尿。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起到制约作用,膀胱逼尿肌处于持续的轻度收缩状态,使膀胱内压经常保持在<10cmH2O。即使当膀胱内尿量增加时,由于膀胱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其容积能随尿量的增多而增大,其内压也无多大变化。当尿量增加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10cmH2O并明显升高。这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排尿反射中枢,产生排尿欲。假如条件许可排尿,则冲动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后尿道的感受器,进一步加强其活动,并反射性地使外括约肌开放,尿液就在强大的膀胱内压下被排出。


图片发自160App

2、饮水计划的重要作用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实施间歇导尿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重新建立反射性膀胱。但是,间歇导尿的患者如果对饮水没有控制,那么在间歇导尿的时候,膀胱内的尿量小于正常的膀胱容量或超出膀胱容量,对膀胱功能的恢复都有影响,长此以往会形成“大膀胱”或“小膀胱”。研究表明,实施定时定量饮水计划对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片发自160App



成人膀胱容量为350-500ml,正常最大容量可达800ml,每日尿量1500-2000ml。膀胱内积存大量尿液时,膀胱壁逼尿肌受到损害,排尿功能很难得到恢复,长期的大量尿潴留亦可损害膀胱的感觉功能,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定时完全排空膀胱,即行间歇导尿。制订饮水计划并督促患者自己记录出入量,能有效地让患者参与膀胱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并能有效控制尿量,保持膀胱接近正常的舒缩状态,防止尿量过多或过少,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夜间尿量,避免夜间导尿影响睡眠。


图片发自160App

3、制定饮水计划的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的饮水量或进食量会直接影响其排排尿液的次数及容量,甚至影响肾功能等,所以正确的饮水计划至关重要。制定饮水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1.膀胱训练期间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ml之间,并平均分配于早上6时到晚上8时之间进行,每次不超过400ml,入睡前3h尽量避免饮水。

2.在限水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脱水或意识不清的现象,脱水会使尿液浓缩,加重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导致尿频或尿急等现象。

3.尽量避免饮用茶、咖啡、酒精等利尿性饮料,同时尽量避免摄入刺激性、酸辣食物等。

4.口服抑制膀胱痉挛的药物时会有口干的副作用,不要因此而大量进水,只须间断少量饮水湿润口腔即可。

5.进食或进饮后,请即时准确地记录分量,每天的进出量须保持平衡,如未能达到目标,需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调节。


图片发自160App

4、参考饮水计划

早餐:200~250ml水分、流质或粥类

早餐后午餐前:200~250ml水分、流质

午餐:200~250ml水分、流质或粥类

午餐后晚餐前:200~250ml水分、流质

晚餐:200~250ml水分、流质或粥类

(如进食水果或汤类,则减少饮水量)

附注:

1碗(普通碗7成满)粥含水分约200ml

1碗(普通碗7成满)麦片含水分约150ml


图片发自160App


1碗(普通碗7成满)饭含水分约100ml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