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心理疾病,心理治疗VS药物治疗,该如何抉择?
余学医生
发布于2023-04-06 14:41
阅读量229
本文由余学原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治疗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有很多人希望从心理治疗中获得幸福感和自我成长。
然而有一些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就诊于没有处方权的治疗师,排斥甚至恐惧精神药物,从而失去了药物治疗最佳时机,使原有的疾病恶化或出现自杀、攻击行为等严重后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适用范畴不同,对于比较轻的心理问题,例如轻到中度的抑郁、焦虑、升学压力、婚姻家庭问题等,可以先尝试心理治疗;对于重度的抑郁、焦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风险的情况,必须服用药物。药物治疗的优势是能较大限度的控制风险,较快地减轻或缓解症状,但“是药三分毒”,劣势是多少会有一些不良反应;
心理治疗能更好的处理人际社会适应、家庭关系、人格的重新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劣势是起效慢、时间长、费用昂贵,而且目前心理治疗行业鱼龙混杂,很难找到适合的心理治疗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作为改变和影响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作用于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并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系统和技术。
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形成合理的治疗策略。最重要的是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再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给出综合的治疗方案。大家对治疗的理解和期望因人而异。有的人很相信药物,有的人很反感药物,还有的对是否用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人的非常乐于接受心理干预,认为就跟做保健一样,有的人则觉得心理治疗代表自己比较脆弱,从而极力排斥心理治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尊重患者的主观意愿,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