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很多人来说,心理健康都是一件很难谈论的事情。当我们大脑生了病,我们总在追寻和反思精神疾病的起源。爸爸的眼睛,妈妈的鼻子,那么表皮之下呢?我们的抑郁、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其他精神障碍呢?它们来自哪里?如果会遗传,那我们又该怎么办?
早在20世纪初期,精神病遗传学先驱就发现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家族成员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在调查患者和健康人一级亲属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时,患者一级亲属患精神疾病的相对危险度是健康人的3~25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酒精中毒等都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性。父母双方都有某种相同精神疾病,其子女患该病遗传易感性高于父母中只有一方患病的子女。
但精神疾病的病因又是极其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并且症状上的表现各有不同。精神疾病的遗传可能有多种原因,而不仅仅是基因。所以至今为止,对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说,尚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也没有哪一个精神疾病亚型的病理机制可以明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精神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从遗传学来说,我们的遗传物质DNA,决定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甚至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而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表观遗传突变、基因组印记等,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药物成瘾等精神障碍有影响。
精神分裂症
普通人的患病率为1%,父母一方患病,孩子患病概率为15%;父母双方患病,孩子患病概率为40%;同卵双胞胎的概率为40%~50%;异卵双胞胎的概率为17%。异卵双胞胎与同胞的患病率相似,同卵双胞胎的患病率至少是异卵的3倍,是普通人群的40-60倍。精神分裂症的总体遗传度为88%左右。
寄养子研究还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就算从小寄养生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也会有较高的患病率。如果二代中至少有2例,或2代以上的家系中有3例以上同一种疾病者,就可以称为「高发家系」。
抑郁症
抑郁症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若父亲或母亲曾患严重抑郁症,其子女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8 倍。
对于重性抑郁症,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共病率表明抑郁症中遗传因素大约占37%。曾有某项研究,估计了抑郁症的遗传几率,女性约为40%,男性约为30%。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遗传概率看似远远低于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但是遗传因素在早发性,反复发作和程度严重的抑郁症中,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抑郁症高。
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因素大约占比62%~80%。美国的数据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到3%。双相障碍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为58%-65%,异卵双生子的患病率为14%-17%。双相障碍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于重性抑郁症。
焦虑症
据调查显示焦虑症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一家有2人或多人患焦虑症是很常见的。焦虑症的遗传现象,主要不是因为先天遗传,而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小时候的家庭成长环境。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怖症的遗传度分别为40%和50%。
美国曾发表的一个研究证实,亲子之间焦虑的传递主要是由于焦虑父母抚养后代的方式、直接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等,儿童及青少年通过多种途径从父母处习得焦虑行为。
强迫症
在我国,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4%,是遗传基因基础和后天环境因素两者作用引起的。家系、双生子等研究,都证明了遗传因素对强迫症发生的影响,强迫症的遗传度约为52%。但童年创伤在内的应激性等环境因素,也会作用于强迫症的发生。国内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中多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并且提示强迫症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存在。
自闭症
自闭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明确。25%-35%的遗传因素与自闭症患者发病相关。同卵双生儿遗传因素占70%-90%,异卵双胞胎遗传因素占30%,兄弟姐妹中遗传因素占3%-19%。
有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遗传风险因素,还可以隔代累积。其中,老年得子者和早年得子者相比,第三代患上自闭症的风险要高一些。自闭症的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二者对于轻微的认知或社交障碍,也有更加明显的差异。
临床上,基因检测被用于诊断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一般借助这些基因检测的信息,临床可以更好地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而对于预防来说,如果明确有家族遗传史,可以提早做相关的基因检测,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