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疼痛,痛在“脑”的重塑
下腰痛是非常普遍的。事实上,如果你每年都有一些背部疼痛,那你就可能有问题了。幸运的是,如果你确实患有背部疼痛,那么你很容易就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摆脱掉它。大部分急性背痛在短短几周或几个月内就会自行解决,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干预措施。但对有些人来说,疼痛会长期存在,并持续数年。为什么背疼的过程在不同的人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
答案很可能无法通过只看背面本身来找到答案。多年来,专家们一直试图用身体检查的结果来解释背痛的结果。但是收集关于姿势、核心力量或者椎骨和椎间盘的证据的证据对你的预测没有多大帮助。姿势和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与疼痛的关系很差,而且很少能找到导致背部疼痛的单一结构/物理原因。
最近,人们更加重视主观因素——疼痛强度、消极情绪、灾难化、抑郁或工作满意度。这些因素对你的帮助,可以帮助你预测到你的背痛,这比只看背部的身体状况要好一些。但仍有大量的“谜团”尚待解决。
Vania Apkarian实验室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了可能解释疼痛的 “Holy Grail”——导致一些人患上慢性疼痛的确切因素和其他一些人康复的确切因素。
下面是一篇来自于Apkarian实验室的文章的摘录。这些帮助总结了有趣研究的结果和解释,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到扫描那些没有背部疼痛的人的大脑,以及在康复或记录的不同阶段。
(一)疼痛感,急性疼痛,
运动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01
疼痛是一种有意识的主观体验,通常是由痛觉活动引起的。Baliki 2015。
02
有意识的急性疼痛知觉是高度可塑的。疼痛感知可以反映价值判断的瞬间变化。Baliki 2015。
03
边缘系统在连接伤害和痛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aliki2015 。
04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在椅子上坐立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痛觉受器支配着我的皮肤、肌肉和骨骼,所以我的姿势需要调整。Baliki 2015。
05
对行为的伤害性控制通常发生在没有有意识的感知痛苦的情况下,即“潜意识”。Baliki 2015。
06
如果一个人超出了他们的自然活动范围,每天的运动很容易造成伤害和组织损伤,这支持了伤害感受器集体抑制运动行为的结论。Baliki 2015。
07
我们认为痛觉的缺乏是持续发生的,它是一个基本的生理过程。我们认为,由痛觉调节的行为,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是以已经确立的习惯为条件的。相反,当疼痛被诱发时,会产生新的外周和脊髓伤害性学习/敏化,以及情感学习,而这是由厌恶事件的显著性和感知价值增强的。Baliki 2015。
(二)从急性疼痛到慢性疼痛的转变
01
在经历急性疼痛伤害的人中,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慢性疼痛。Hashmi 2013。
02
大多数(超过90%)的急性下腰痛患者在数天或数周内完全恢复功能,几乎没有或没有持续的疼痛。Apkarian 2009
03
关于慢性疼痛,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
1)谁是容易发展它的?
2)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脆弱性?Hashmi 2013。
04
较早的临床研究已经确定了慢性疼痛的一长串风险,如人口统计学、情感状态、生活方式、共病和其他疾病,然而总的来说,这些参数对慢性疼痛的影响相对较小(10%到20%)。相比之下,大脑的解剖和功能特性预测慢性疼痛的发展率为80%到100%。Hashmi 2013。
05
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慢性疼痛的大脑的解剖和生理学与经历急性疼痛的健康人的大脑是不同的。Vachon-Presseau 2016年。
06
一个动物和人类文献的积累体已经确定了皮质边缘系统,它是奖励和动机行为的中心,是急性疼痛的调节剂,也是慢性疼痛的介质。Vachon-Presseau 2016年。
07
在一项纵向脑成像研究中,研究人员在1年的时间里追踪了一个剧烈的背痛发作的个体,在此期间,他们反复收集疼痛和大脑参数。在进入研究阶段时,1年后进入慢性化的个体,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伏隔核之间的同步性(即功能连接性)具有预测性(>80%准确性)。Apkarian 2016年。
08
mPFC和NAc之间持续增强的功能连接可能被解释为一种增加的情感显著性信号。Vachon-Presseau 2016。
09
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皮质边缘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受到或控制或放大持续疼痛的状态。Vachon-Presseau 2016。
(三)重新定义慢性疼痛
01
慢性疼痛的定义仍然是同义反复的,因为它只是简单地断言它是一种持久的疼痛,或持续到正常愈合期之后的疼痛。Baliki 2015。
02
"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慢性疼痛的新定义。"我们"不是通过感觉来定义疼痛,而是提出一个定义,强调控制行为适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假设,疼痛的持续性可能是通过皮质边缘学习机制重组大脑皮层的。(Baliki 2015)
03
边缘系统在连接伤害和痛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aliki2015 。
04
阈值机制的长期变化,即从痛觉到疼痛的转换,也构成了向慢性疼痛过渡的基础。我们进一步提出,阈值的改变依赖于边缘通路调用基于突触的重组。总之,这些想法可以被简化为一个降低了的中脑痛知觉阈值,从功能上讲,它使大脑对疼痛上瘾。(Baliki 2015)
(四)慢性疼痛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
01
正如伤害和疼痛可以通过限制行为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一样,消极情绪也可以减少危险的暴露,并通过抑制行为来促进生存。(Baliki 2015年)
02
正如慢性疼痛与海马体积的减少有关,很多相关文献表明,抑郁症与海马体积的减少相关。(Baliki 2015年)
03
因此,这些情况通常是并存的,而且,现在有一些关于消极情绪与急性和慢性疼痛之间相互作用的少量但正在出现的文献。(Baliki,2015年)。
04
阈值机制的长期变化,即从痛觉到疼痛的转换,也构成了向慢性疼痛过渡的基础。我们进一步提出,阈值的改变依赖于边缘通路调用基于突触的重组。总之,这些想法可以被简化为一个降低了的中脑痛知觉阈值,从功能上讲,它使大脑对疼痛上瘾。(Baliki 2015)
(五)影响和新问题
这项研究如何补充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我们已经知道,慢性疼痛涉及中枢敏化化和大脑变化的过程。但这些变化仍然有可能是由持续的外周输入驱动的。Apkarian的研究似乎表明,外周伤害性刺激不是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
应当指出,Apkarian的一些研究需要重复 ,而其他人对他的研究结果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这些问题在Apkarian的论文中基本上没有答案:
如果慢性疼痛主要是关于大脑的情绪系统,那么作为一个实际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治疗或预防它呢?B
对于那些从慢性疼痛中恢复过来的人,他们的大脑是如何变化的?它们是回归还是进化?B
没有一个答案可以适用于所有人,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疼痛都有自己的特定形成方式,想要认识疼痛,先得认识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