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龄老人健康的头号威胁与长寿科技的应对之道!

史宪杰医生 发布于2025-07-03 16:25 阅读量275

本文转载自医学故事

医学故事.健康    中华医学会理事 神经外科教授



图片发自160App

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85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群体日益庞大,他们的健康状况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血压已成为这一高龄群体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之高,对老年人健康的威胁之大,令人警醒。与此同时,一场中法两国长寿诊所和长寿科技领域的首次高端专业交流活动即将在北京举行(6 月 28 日),这无疑为探讨如何应对高龄老人健康问题,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希望。


高血压:高龄老人健康的沉重负担

美国海茨维尔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发表的 2022 年和 2023 年全美健康访谈调查数据揭示了 85 岁及以上高寿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在这个群体中,高血压以 66.9% 的高患病率稳居榜首。美国现有 85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为 610 万,预计到 2040 年将飙升至 1370 万人。如此庞大的高龄人口基数,加上高血压的高发性,使得高血压成为了影响这一群体健康的首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血压的患病率上,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68.9% vs 63.7%)。高血压对高龄老人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其严重的。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使心脏承受巨大的压力,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疾病。

高血压如同一个无形的杀手,悄无声息地破坏着脑血管。它会导致脑血管壁受损,使血管变得脆弱,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同时,高血压还会促使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进而引发脑梗死。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一旦发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除了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也不容小觑。肾脏内的血管丰富且细小,长期处于高血压环境下,肾脏血管会逐渐发生硬化、狭窄,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患者不得不依靠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


高血压与其他慢性疾病的交织影响

在 85 岁及以上高寿老年人中,高血压并非孤立存在,它常常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互交织,共同侵蚀着老年人的健康。数据显示,该群体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还有关节炎(55.9%)和高胆固醇血症(46.5%)。高血压与这些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例如,高血压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高胆固醇血症则会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壁变厚、变硬,弹性降低,血管腔狭窄,这不仅会进一步升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还会对肾脏造成双重打击,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关节炎虽然看似与高血压关系不大,但实际上,由于关节炎导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使老年人的运动量减少,身体代谢减缓,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而且,一些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可能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总体来看,在 85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中,分别有 7.4%、12.1%、20.8%、22.3% 和 37.3% 的人处于 “健康没有任何疾病;患有一种;两种;三种和四种及以上慢性疾病” 的状态。其中,高达 37.3% 的人至少同时患有 3 - 4 种疾病。这种多病共存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成为了未来长寿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传统高血压治疗手段的局限

面对高血压这一严峻的健康问题,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帮助患者降低血压。然而,药物治疗存在诸多局限性。

一方面,药物的疗效因人而异。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截然不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变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电解质紊乱,β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脏传导功能和肺部功能。

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但对于 85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等原因,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很多老年人无法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甚至连日常的活动量都难以保证。而且,一些老年人由于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很难做到严格的饮食控制。

传统治疗手段在面对高血压与其他慢性疾病共存的复杂情况时,更是捉襟见肘。不同疾病的治疗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例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能会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相互影响,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前沿科技带来的曙光

在传统治疗手段遭遇瓶颈时,以斯坦福大学研发的 2 毫米 “血栓盾构机” 为代表的前沿医疗科技为高血压及相关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虽然 “血栓盾构机” 主要针对血栓疾病,但它所蕴含的先进技术理念和创新设计,为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技术原理上看,“血栓盾构机” 的驱动系统、切割系统和抽吸系统的精妙设计,使其能够在血管内精准操作,高效清除血栓。这种精准治疗的理念完全可以应用到高血压治疗领域。例如,通过研发类似的微型装置,利用其精准定位和操作的特点,对因高血压受损的血管壁进行修复或对血管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清除,从而改善血管的弹性和通畅性,从根本上降低血压。

在临床应用方面,“血栓盾构机” 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在血栓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为高血压治疗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科研人员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开展针对高血压治疗技术的临床试验,加快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成功率。

而且,“血栓盾构机” 的出现带动了医疗器械制造、医学影像技术、导航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这些相关领域的进步,无疑为高血压治疗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先进的医学影像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部的病变情况,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新型材料科学的发展则可能研发出更适合在血管内使用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治疗器械。


中法交流:推动长寿科技发展的新契机

即将于 6 月 2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法两国长寿诊所和长寿科技领域首次高端专业交流活动,为我们深入探讨高血压等高龄老人慢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法国在医疗科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科研成果。此次交流活动,中法两国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在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在交流活动中,双方可以就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法国专家在高血压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方面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同时,我们在中医药辅助治疗高血压、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也可以与法国同行进行交流分享,实现优势互补。

此次交流活动还有望促进中法两国在长寿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整合资源,联合攻关,加速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技术的研发进程。例如,在新型治疗器械的研发上,法国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我国庞大的临床数据资源相结合,有可能研发出更适合全球高龄老人使用的高血压治疗器械。


展望未来:构建长寿健康社会

高血压在 85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中的高发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随着以 “血栓盾构机” 为代表的前沿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中法两国在长寿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将不再是高龄老人健康的 “拦路虎”。

我们期待通过科技创新,能够研发出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高血压治疗技术和药物。这些新技术、新药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还能从根本上改善血管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高龄老人健康管理体系,通过早期筛查、个性化治疗、康复护理等综合措施,实现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全方位防控。

构建长寿健康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医疗科技研发和老年健康事业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研人员要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为攻克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医疗机构要提高服务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为高龄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家庭和社会也要给予高龄老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

让我们携手共进,借助科技的力量,攻克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难关,为 85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真正实现人类寿命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长寿健康社会。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