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家训之一,包含了丰富的智慧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经典名句:
1.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 解释:心术要端正,不可违背天理和道德;言行举止要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 解释:为人忠诚厚道才能使家族兴旺长久,认真读书学习才能继承祖辈基业并发扬光大。
3.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 解释:如果利益只关乎个人,不应去追求;如果利益关乎天下百姓,必须去谋划。
4. 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凡我子姓亲存者,务宜随分敬养
- 解释:父母的恩情如同天地一样广大无边,凡是我们的子女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尊敬和赡养老人。
5.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 解释:执行法令要像山一样坚定不移,坚守节操要像玉一样洁白无瑕。
6.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 解释:读经典著作可以使根基深厚,看历史著作可以使议论更加深刻。
7.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功名远
- 解释:能写好文章的人会被更多人称颂,积累道德的人会获得长远的功名。
8. 勿因私而误公,勿持权而作威
- 解释:不要因为私利而耽误公事,不要利用权力来作威。
9.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焉
- 解释:见到富贵之人就露出谄媚之态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之人就表现出骄横之态是最不可取的。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也为后人提供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钱氏家训中的教育理念
重视读书学习
钱氏家训强调“子孙虽愚,诗书需读”,即无论子孙智商高低,都要培养其读书的习惯,并且读书要慢慢领悟。钱穆给孙女钱晚约专门写信开书单,还鼓励孙女不要心急读书,只要喜欢读书就会有前途。这种教育理念使得钱家每一代子弟几乎都饱读诗书,从小培养出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家国担当
家训国家篇提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教导子孙后代要有担当,心里想着国家和百姓,要有悲悯心,学会舍己为人、大公无私。钱家出钱兴办无锡淮海义庄,在灾难年救灾;钱钟书的祖父钱孙清出城与军法谈判保护西城,这些事例都体现了钱氏家族对这一理念的实践,让钱家孩子心怀天下,拥有令人敬佩的人格。
树立正确金钱观
钱氏家训倡导“不慕富贵,不为了钱出卖自己的灵魂”,具体体现在“娶妻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这种家庭金钱观影响深远,如钱钟书晚年将800万版税捐出,钱学森将国家奖励的100万分文不留捐给基金,表明钱家孩子不把钱当成人生的第一要义,而是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培养勤俭持家品质
家训强调培养孩子勤俭、懂得持家、节制欲望。例如钱学森生活非常节俭,一个随身的包用了四十多年,蒲扇粘补多次还继续使用,即使在很多家庭装空调时,他家里依然用蒲扇过夏天。这种勤俭的品质让钱家后人懂得持家,不贪图物质享受,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态度。
强调个人修养
家训中“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要求人们内心纯洁善良,不违背自然法则和伦理道德,言语和行为以圣贤为榜样,做到正直无私。“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功忘名,贞也;出言必信,诚也;推美引过,谦也”则明确指出面对困难要保持对国家的忠诚、坚守职责、不贪图名利、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等个人修养的重要品质,为子孙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全面的道德指引。
注重家庭和睦
钱氏家训提出“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防御寇患”,家族富裕后要帮助贫困的宗族成员,设立学校和田地支持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灾荒年份救济亲朋好友、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这些原则虽适用于国家治理,但也可用于家庭管理,强调家庭成员应勤俭节约、选拔培养人才、重视教育、与邻里友好相处,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钱氏家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个人修养方面
塑造人格品质
钱氏家训核心内容涵盖忠孝节义、诚信仁爱、勤学修身等方面,在现代社会,这些理念有助于塑造个人的人格品质。如“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能引导人们心术端正,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为子孙树立良好的榜样,传承优良的品德和价值观。
培养社会责任感
家训中倡导的“信交朋友,惠普乡邻”等内容,能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与朋友真诚交往,力所能及地帮助乡邻,能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个人在这种氛围中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家庭教育方面
传承家族文化
钱氏家训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家族长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家谱家训的传承等形式,将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后代,增强家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开展家族文化活动,建立家族基金会等措施,让家族成员更加了解家族历史和文化,培养家族自豪感。
培养良好家风
钱氏家训所体现的传统美德和家族伦理观念,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财富,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可以借鉴钱氏家训的理念,教育子女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对待他人和社会,使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方面
融入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将钱氏家训纳入课程体系和教育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比如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钱氏家训的内容和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族文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钱氏家族的历史遗迹、纪念馆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钱氏家训的魅力。
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举办以钱氏家训为主题的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钱氏家训中的智慧和道理,还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社会宣传方面
提高公众意识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传播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例如制作宣传视频、撰写科普文章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钱氏家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促进社会和谐
钱氏家训所倡导的诚信、仁爱等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社会宣传中传播这些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例如在社区、企业等开展钱氏家训的宣传活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