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语性幻听最常见的情况
常见疾病
-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多有家族遗传史。言语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在意识清晰时能出现听到有人议论、评论、命令、辱骂自己,或与自己对话等情况。与其他精神障碍偶尔出现的幻听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更频繁、持久,内容丰富多样,还易让患者痛苦困扰。此外,言语性幻听出现往往还提示有妄想、思维散漫、行为紊乱等其他症状,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 器质性疾病:脑和身体有器官病变,比如脑炎、癫痫、酒精性精神障碍、脑出血、脑外伤等,最常见于脑炎。当脑内的器质性损伤累及到颞叶或者额叶时,就容易出现言语性幻听症状,患者除幻听外,常常还有其他性格和行为异常,多表现为胡言乱语、睡眠障碍等。
- 重度抑郁症:在病人重度抑郁发作时有可能出现言语性幻听,幻听内容多为贬低和嘲笑患者的行为。一般这种情况下幻听往往只出现在患者情绪低落时,且内容与情绪有关。
- 癔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常在比较强烈的情感刺激情况下出现言语性幻听,幻听内容生动具体,也常常带有恐怖色彩。
常见症状表现类型
按言语内容分类
1. 议论性幻听:患者会听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音在对话、议论。
2. 评论性幻听:有声音对患者作评价,有好有坏,患者常因此表现出开心或者愤怒等情感反应。
3. 命令性幻听:声音以命令口吻要求患者做某件事情,这类幻听往往比较危险,很多患者会因此作出极端行为,比如自残、自杀。
按伴随整体症状表现
言语性幻听还可能同时伴随言语性听觉知觉异常、情绪反应、冲动行为、社交退缩、自我忽视等症状。比如患者听到外界并不存在的对话、命令等声音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不愉快或威胁性的幻听内容,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患者恐惧、愤怒等情绪反应;幻听提供错误信息或命令,引发患者突然且未经深思熟虑的冲动行为;患者因认为别人能听到幻听内容,感到尴尬或被评判而避免社交活动;严重幻听时患者完全沉浸在幻觉世界,对自身饮食、卫生等基本需求置之不理。
抑郁症幻听的心理干预方法
常见心理干预治疗方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又称为支持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该方法主要是运用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积极发挥治疗者的权威和知识来支持患者。治疗者采用消除疑虑、说服劝慰、启发建议、激励鼓舞及消除应激因素等方式,帮助患者发挥内在的潜力,使其面对现实,协助患者渡过难关,避免精神崩溃。此方法有助于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支持,缓解因幻听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从而更好地面对疾病。
认知行为治疗
主要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观念来纠正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在针对抑郁症幻听时,该治疗可帮助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摆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排除产生幻听的思想障碍。让患者认识到幻听是疾病的症状表现,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声音,从而减轻因幻听导致的恐惧、紧张等情绪,缓解对情绪和行为的不良影响。
人际治疗
包括自信训练、角色扮演、强化疗法、放松疗法等。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在人际交往中导致的不良行为方式。通过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因幻听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婚姻和家庭治疗
抑郁症患者常受家庭环境影响,不良家庭氛围可能加重病情。婚姻和家庭治疗可帮助患者改变原有不健康的家庭关系,让家庭成员了解患者病情,给予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康复的家庭环境,促进幻听等症状的改善和恢复。
精神动力学治疗
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维,领会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教导患者学会自己应对情绪、控制情绪,增强自信心。从而让患者在面对幻听时,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幻听对自身心理的影响。
其他辅助性的心理调节方法
音乐治疗
舒缓、优美的音乐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因幻听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患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每天定时聆听,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松弛疗法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摄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渐进性肌肉松弛则是通过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分的肌肉,来消除肌肉紧张,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幻听出现时,稳定情绪,放松身体,减少幻听对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刺激。
建议抑郁症伴有幻听症状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的心理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同时,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应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