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机器人马拉松

史宪杰医生 发布于2025-04-19 09:47 阅读量170

本文由史宪杰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此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邀请了全球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人形机器人参赛。



图片发自160App

北京亦庄科技发展情况

北京亦庄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东南部,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北京亦庄科技发展成果显著,具体介绍如下:

产业集聚成果

主导产业形成规模

北京亦庄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汇聚250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规模集聚、体系健全的产业发展生态。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2024年3月小米汽车在亦庄召开新车发布会,小米汽车工厂有超过700个机器人服务于产线,产能爬满后每76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车。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未来产业全面布局

正在全面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六大未来产业,为科技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技术创新成果

信创产业链全链贯通

以国家信创园区为载体,集聚了全国90%以上信息技术头部企业,覆盖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网络安全服务、应用软件等信创上下游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实现全链贯通,自主体系基本成形。例如超云数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浸没式液冷机柜,从芯片、板卡、整机及整机柜架构全自主可控,可提供极致散热能效,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企业创新成果涌现

众多企业在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凭全国产化半导体级干式真空泵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斩获第七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季军;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超10家企业入选大赛10个领域的TOP10榜单。

科技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商业生态加速形成

2020年9月,北京市政府决定在经开区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目前已顺利完成2.0阶段建设任务。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完成329个路口、双向750公里道路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部署与统一数据底座的云控平台建设等工作,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搭建完成,网联云控系统对外服务能力初步建立,头部智能网联企业聚集效果初显,自动驾驶商业生态加速形成。截至2024年8月13日,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道路测试里程超过296.5万公里,已向31家企业858辆车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临时号牌,应用场景广泛,包括网约车、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巡逻、无人清扫等。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其他科技应用成果显著

在餐饮领域,全国首台持证AI餐饮机器人落地;从快递站点到园区,由无人配送车执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等,展示了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政策支持保障

构建发展体系

北京经开区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形成了以四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强化三个融合赋能、构建七大支撑体系的44637发展体系。

发布专项行动方案

2023年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制定发布《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 - 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技术领先、企业集聚、方案突出、服务完备的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100个信创应用场景,集聚400家信创企业,引培万名产业人才,信创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以下为你介绍其主要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

物料搬运与分拣

在顶尖制造场所和生产线上,人形机器人凭借精准而灵活的特点,能够高效完成物料搬运工作,如灵活搬运箱子和零件,减轻工人的体力负担。在物流中心,它们可以凭借高效的分拣能力,准确识别、抓取和放置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性。

质量检测

以汽车制造为例,人形机器人可检测车胎、车门等部件是否完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严苛标准,减少人力成本并提升产品合格率。

商业服务领域

零售与接待

在24小时便利店或药店中,人形机器人能接收外卖平台订单,自动取货并打包。此外,它们还可在餐饮业、酒店、商场等场所担任迎宾接待工作,识别客人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

智能座舱测试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人形机器人可充当智能座舱测试者,准确模拟人类的面部动作、手势及语音指令,有助于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

家庭服务领域

家务与陪伴

人形机器人能够承担洗衣、整理等家务活动,精准抓取并操作日常物品,减轻家务负担。针对儿童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可与孩子互动,促进孩子的发展。面向老年人的照护服务中,人形机器人可以监测健康状态,并陪伴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

娱乐行业领域

艺术与竞技

人形机器人可以参与音乐表演,如弹奏电子琴;在体育竞技方面,能够灵活跑动并参与足球等运动;还能进行艺术创作,如做出极具艺术价值的画作或书法。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危险场景领域

替代执行任务

在火灾、地震等灾难发生后,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展开搜救工作。在核电站等高辐射环境中,它们能执行设备维护与监测任务,保障人类生命安全。

军事领域

战斗作战

具有卓越战场感知、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不受疲劳影响,可携带大量单兵武器,具备良好防护能力,能以更快射速和更精准射击消灭目标,展现出极强的杀伤力。在伤员救援行动中,也可将伤员转移到救护地点,减少对救援人员的依赖。

后勤保障

在后勤等对人力资源需求较高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可用于搬运物资、清理战场、修理和维护战场等活动,有效减轻士兵的负担。还具备替代士兵在高温、低温、高海拔、有毒等极端环境下执行排爆、侦查和攻击等高风险任务的潜力。

航空航天领域

辅助宇航员

人形机器人可在太空站内部作为宇航员的得力助手,还能在太空中进行独立操作,甚至在极端环境下开展科学探测和研究。从成本效益和任务适应性角度来看,其制造和配置具有极高灵活性,可根据特定任务需求进行精确定制,从而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