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观形成与读书的关系
一个人的三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起初,三观受父母的影响,接着会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后来还会受所处环境、媒体和圈子的影响,而读书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如知乎上关于“一个人的三观是怎样慢慢变化的”问题的回答所提及的,读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读过的书会藏在一个人的三观里,也会流露在其举手投足间。
读书对三观的具体影响
丰富眼界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读书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视野,让其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和观点。不读书的人,其观念往往容易受到眼前世界的限制,就像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而爱读书的人则能够突破这种局限,站在更高的地方,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以更丰富、立体的三观包容世界的多元。例如,读曾国藩的著作多了,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善于自省的人;读简·奥斯汀的作品,往往能更理性地看待感情,相信先有更好的自己,才有更好的爱情与婚姻。
帮助正确认识自己和生活
不读书的人可能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而读书可以让人在书中发现自己、检阅自己、改造自己,帮助人们从世俗的渴望(如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中解脱出来,从而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方向。比如电影《刺猬的优雅》中的看门人勒妮,原本自卑的她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自己,变得自信,最终鼓足勇气跨越阶级,接受他人的爱。
培养价值判断和理性思维
如果一个人读过成百上千的书,就如同对话过形形色色的三观,便会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判断。坚持长期读书的人,思维方式以及谈吐举止都会不同,为人处事也更谦和理性。他们能够感知多元世界,感受众生百态,以更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
读书塑造三观的现实意义
提升个人气质和修养
读过的书会化作一个人的气质和风骨。正如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个经常被知识浸染的人,能从容地应对岁月的磨蚀,优雅地走过漫长的光阴。
解决迷茫和烦恼
当人们处于迷茫时,书就像一盏明灯,能帮助人们明白世界,看清自己。通过阅读,人们可以窥见自己的偏见与狭隘,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三观,从而摆脱世俗的偏见,走出自我的狭小。同时,一个人要是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就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找到困难的破解之法,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读书就像一场投资,现在读的书,铺的是以后的路。那些积累的知识会在某个时刻给人回报,把人送到生活的高处。例如俞敏洪,他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考上北大,又凭借在读书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找到了从商的途径,实现了人生的成长和发展。
经典书籍对三观塑造的例子
1. 《论语》 - 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论语》作为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的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阅读《论语》,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窗边的小豆豆》 - 塑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在小学时期的真实经历,特别是她在巴学园中受到小林校长爱护与引导的故事。这本书不仅带给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还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发现美、欣赏音乐以及理解什么是真善美,这些都对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3. 《杀死一只知更鸟》 - 探讨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此书通过描绘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南方小镇上的几桩离奇疑案,探讨了事件背后的真相、怪人的谜底及传言之下的现实。在父亲阿提克斯·芬奇的指引下,主人公们学会了在迷雾中寻找真知,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这样的故事能够帮助读者深入思考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并激发他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
4. 《人类简史》 - 拓宽世界观
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简史》是一部全球畅销书,书中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与分析,探讨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演变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对于想要塑造正确世界观的读者来说,《人类简史》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及其发展趋势。
5. 《终身成长》 - 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卡罗尔·德韦克在其作品《终身成长》中提出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强调后者即拥抱挑战对于个人成功至关重要。该书教导人们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以面对困难时刻,激发热情与动力,这些都是取得成就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终身成长》有助于引导读者建立积极向上且具有抗压能力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以上这些经典书籍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三观形成与发展。
《终身成长》思维模式的实际运用
《终身成长》是由卡罗尔·德韦克所著,书中提出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概念。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个人的行为和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终身成长》思维模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示例。
1. 接受并观察固定型思维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每个人都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一事实。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不容易改变。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固定型思维模式可能会导致消极的态度和自我怀疑。然而,通过观察自己的反应和内心对话,我们可以识别出固定型思维模式何时出现,以及它对我们有何影响。
2. 命名和教育固定型思维模式
给固定型思维模式赋予一个名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它。例如,可以将其命名为“小强”、“小胖”或“明明”。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固定型思维模式,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此外,通过教育自己关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知识,我们可以学会在它出现时保持警惕,并采取措施将其转化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3. 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发展的。要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需要拥抱挑战,视失败为学习的机会。例如,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问自己:“我如何从这次经历中学习和成长?”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解决问题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失败本身。
4. 实际案例:J.K.罗琳和俞敏洪
《终身成长》中提到的J.K.罗琳和俞敏洪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典型例子。罗琳在经历了家庭暴力、婚姻破裂和被赶出家门的困境后,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兼职工作和考取教师资格证等方式,最终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俞敏洪在新东方遭遇“双减”政策打击后,也没有被击垮,而是选择了转型做农产品直播带货,成功地带领新东方走出了困境。
5. 实际案例: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
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实际应用。无论是通过阅读、参加课程还是实践新技能,持续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例如,通过阅读《人类简史》这样的书籍,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世界观,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的实际运用示例,我们可以看到《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帮助我们克服挑战,实现个人成长和成功。
置换思维方式,保持恒定的行动,修正系统缺陷,就是人生模式的重新。而让生命保持蓬勃的成长姿态,那才是生命最好的样子。读书吧,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