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深圳共奋进:我们的使命与担当--有感于深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刘丹宁 国际共生战略产业联盟
2025年02月27日 13:28 广东
与深圳共奋进: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有感于深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刘丹宁
2025年2月25日,覃伟中市长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创新驱动、开放协同、文化赋能”为核心脉络,为城市发展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作为与深圳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创业者、以“共建共享共赢共生”赋能助力民营企业为宗旨的国际共生战略产业联盟的创始发起人,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深圳的城市战略与联盟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将在深圳的奋进征程中不忘初心动念,勇于担当,贡献更多力量。
2024年深圳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全年生产总值(GDP)达 3.68 万亿元,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 4.5 万亿元,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 “32 连冠”。科技创新方面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 21 年居全国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全球排名第二。2025年深圳将锚定 GDP 增速 5.5%,发展 “20+8”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同时通过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和民生保障,巩固 “经济大市挑大梁” 的重任。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深圳对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持续投入和对民生民意的高度重视。作为已有12000+成员企业的行业协会组织,始终以汇聚民间力量践行国家意志为联盟使命,在深入学习政府报告后,联盟深刻认识到,如果说产业链是硬实力、人才链就是软实力。打造人才链、人才矩阵是让深圳保持持续创新引领的核心价值所在,所以要有产业链与人才链配套的评价适配体系以及吸引更多层次人才的政策吸引各类英豪。而且要打造属于深圳的亲和力,就要让密密麻麻一系列在纸上的政策通过保姆式引入门的导引服务才能让政策有了温度,才能打造出亲和力。我们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深圳也想吸引更适合深圳未来发展的人才,这种亲和力才能让深圳更有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基于上述认知,做好产业链-人才链的双链驱动,重点抓好科创产业、跨境出海与文旅融合,不仅是城市转型升级的三大支柱,更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部署,我们提出2025联盟的工作新思路和发展新方向。
一、科创产业,以AI技术驱动全链条创新赋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数字产业集群”。联盟将以“算力、算法、算料”三大基石为支撑,支持成员企业共同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推动算力资源共享,搭建区域性算力调度平台,避免重复投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整合联盟成员企业的算力资源,支持中小企业低成本接入高性能计算服务。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开放共享的多模态数据标准库,重点突破医疗、制造等领域的行业知识图谱构建,为AI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推动AI技术场景化落地。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广“AI+工业视觉检测”技术,提升精密器件生产良品率;在家电行业,依托科大讯飞等企业的语音大模型技术,开发智能家居交互平台,实现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能的跨越。与政府开展合作,探索“AI+城市治理”新模式,如智慧交通调度、环境监测预警等,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构建人才与技术双循环机制。联合高校开设AI交叉学科课程,定向培养“算法工程师+行业专家”复合型人才;设立区域性AI创新基金,支持联盟成员企业联合攻关通用大模型、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形成技术输出与产业化应用的闭环。
二、跨境出海,以数字化助力提升深圳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容升级消费需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联盟将以此为指引,推动本土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与人工智能技术“双轮驱动”,帮助成员企业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布局。
打造跨境电商智慧生态,构建“AI+跨境供应链”平台,利用大模型优化选品、物流路径规划及市场预测。通过分析海外消费数据,精准匹配区域市场需求,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赋能产业带数字化转型,建立区域性产业带联盟,推动服装、电子等传统产业“抱团出海”;利用AI技术实现产品设计定制化,如通过生成式AI快速生成符合海外审美的产品原型,缩短研发周期。开发多语言智能客服系统,突破语言与文化壁垒,提升跨境服务效率。
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联合金融机构开发跨境贸易信用评估模型,动态监控交易风险;推动国际标准互认,协助成员企业应对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合规挑战。
三、文旅融合,以科技激活文化“恋地情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繁荣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提高文旅品牌知名度”,联盟将聚焦“虚实共生”理念,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型。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应用生成式AI与VR技术“复活”历史场景,如通过大模型复城市原风貌,让游客“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互动,增强文化感染力。推广“AI数字人导游”,提供多语种、个性化讲解服务。
构建智慧管理新范式。搭建区域性智慧文旅平台,整合景区票务、交通、舆情数据,实现“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服务优化。利用AI舆情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游客反馈,快速响应投诉并优化服务流程。
深化“文旅+”跨界融合。联合乡村文旅项目,开发“AI+非遗”体验工坊,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承传统技艺;推动文旅与电商联动,利用直播带货、虚拟试穿等技术,将文旅IP转化为消费增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联盟将强化构建成员企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做好政策协同,推动跨区域政策互通,如联合制定AI伦理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资源共享,建立科创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技术跨行业应用(如将医疗大模型迁移至文旅健康领域);品牌共建,打造区域性联合品牌,通过联盟背书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
综上,政府工作报告为城市发展指明了“创新、开放、融合”的方向,未来,联盟将积极响应深圳的政策号召,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深化AI技术赋能、跨境生态构建与文旅体验升级,助力联盟成员企业和深圳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繁荣”,书写“科技向善、文化致远、开放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