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鲈鱼莼菜"是一个汉语成语,源于西晋时期文学家张翰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思乡之情。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翰在洛阳时,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从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张翰感慨道:“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他决定弃官回乡。
成语“莼羹鲈脍”与“鲈鱼莼菜”含义相近,同样源自张翰的故事,指的是家乡的美味菜肴,也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不过,有资料显示,关于张翰思念的是莼菜还是菰菜,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一些文献中记载张翰思念的是菰菜,而莼菜可能是后来的误传。例如,《世说新语》中并未提到莼菜,而是记载了张翰思念菰菜羮和鲈鱼脍。这种说法在后来的文献中逐渐演变成了莼菜。
总的来说,无论是“鲈鱼莼菜”还是“莼羹鲈脍”,这两个成语都深深植根于张翰的思乡故事中,成为了表达对故乡思念的常用词汇。
鲈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根据中医理论,鲈鱼主要归肝、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胃、安胎益气、补脑健脑等功效。它适合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能够补虚强体,补充铜元素,对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此外,鲈鱼还具有补脑健脑的功效,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好处。
在营养价值方面,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它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作用,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鲈鱼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食用鲈鱼时,需要注意的是,它属于发物,皮肤病患者和过敏的人群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加重自身症状或出现皮疹等过敏现象。此外,鲈鱼最好不要和高脂肪的食物大量同食,以免造成脂肪堆积。鲈鱼还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以免导致疼痛症状加重。
鲈鱼的烹饪方法多样,常见的有红烧、清蒸或做羹、汤,也可腌制后食用。在选购时,应选择鱼身偏青色、鱼鳞有光泽、透亮的鲈鱼,新鲜的鲈鱼鳃呈鲜红色,表皮及鱼鳞无脱落,鱼眼清澈透明,按鱼身富有弹性。
鲈鱼可以与多种药材搭配制作药膳,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搭配方法:
1. **白术陈皮鲈鱼汤**:这种药膳主要成分包括鲈鱼、白术和陈皮。制作方法是先将新鲜鲈鱼宰杀、去鳞和内脏,洗净备用。然后将白术和陈皮浸泡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沸。接着放入鲈鱼煲煮,用慢火煲煮约2小时,让药材的效力与鲈鱼充分融合。最后,待鱼汤呈白色时,调入适量的胡椒粉和盐调味即可。这种药膳具有补气健脾、和中开胃的功效。
2. **秋冬进补药膳鲈鱼汤**:这个药膳的配料包括鲈鱼、党参、茯芩、山药、红枣、枸杞、黄芪、料酒、鸡精和盐。制作方法是先将鲈鱼处理干净,切成厚块。然后准备中药材料,清洗后用温水浸泡30分钟备用。接着用油将生姜和葱白爆香,放入鲈鱼煎至两面焦黄,再加入冷水炖煮。加入中药材料后,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0分钟,直至汤色成奶白色。最后加入枸杞、料酒、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这些药膳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还有助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在制作药膳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调整药材的种类和用量。同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膳的功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