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与黄疸的关系!

史宪杰医生 发布于2024-10-12 11:13 阅读量924

本文由史宪杰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胆囊结石与黄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来说,胆囊结石如果未引起胆道梗阻或没有明显腹痛症状,通常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或黄疸。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胆囊结石可能会导致黄疸的发生:



1. **胆总管阻塞**:如果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可能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进而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急性胆囊炎。当炎症波及肝脏时,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及黄疸。此外,如果胆囊内的结石掉入胆总管内,可能引起胆总管结石,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黄疸。结石卡住胆总管,会引起胆汁无法正常进入肠道,导致胆道内压力升高,胆汁反流,从而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

2. **胆道阻塞**:大的结石嵌顿于胆囊颈可能引起胆总管阻塞或胆道阻塞,导致黄疸。当胆道压力增高、胆管扩张后,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使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即可出现黄疸 。

3. **胆囊炎症**: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肿大的胆囊或淋巴结可能压迫胆总管,引发黄疸。此外,严重的胆道梗阻伴有严重炎症时,可能会导致肝脏受损,从而出现肝细胞性黄疸 。

4.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引起的黄疸通常是由于胆道结石导致的机械性梗阻,使胆汁流入肠道受阻、胆道压力上升,胆汁逆流进入肝血窦及血液。长时间阻塞性黄疸会损伤肝细胞,引发肝细胞性黄疸甚至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

总之,胆囊结石可能导致黄疸,尤其是在结石引起胆道梗阻或炎症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胆囊结石并不一定会导致黄疸。黄疸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引起了胆道梗阻有关。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1. **结石未引起梗阻**:如果胆囊结石没有引起胆道梗阻或没有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那么通常不会出现黄疸。

2. **结石引起胆道梗阻**:当胆囊结石移动到胆总管或嵌顿在胆囊颈部,导致胆汁流动受阻时,才可能引起黄疸。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3. **伴随炎症**:在某些情况下,胆囊结石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如果炎症严重并影响到肝脏,也可能导致黄疸。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导致黄疸。只有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或严重的炎症反应时,才有可能出现黄疸。如果有任何疑虑或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