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故事.健康红蓝 中华医学会理事 神经外科教授
尊人有分,敬人有度:医学人文的思考
在医学的领域里,“尊人有分,敬人有度” 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知耻之心。医生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当出现误诊误治等错误时,会感到惭愧和内疚;当未能满足患者的期望时,会内心难过。这种羞耻之心促使医生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自尊在医学中,源于绝不趋炎附势、卑躬屈膝的气概。医生应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论患者的出身、贫富、体貌、职位如何,都给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尊重。医生不是为了迎合权贵而行医,而是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医患关系是相互的。医生首先尊重患者,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尊重患者不是一味地迁就,不是无原则地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医生需要在专业判断和患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以适度的方式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过度将就患者可能导致医疗决策的偏差,影响治疗效果。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要避免 “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患者在生病时往往心理脆弱,对 “面子” 更为敏感。医生的言语和行为应顾及患者的感受,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不理解患者的感受,不知天高地厚地对待患者,最终可能会失去患者的信任,影响医患关系。
医学中的网络生活也同样需要遵循尊人有分、敬人有度的原则。在医疗信息化的时代,医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也体现着素质和品德。医生可以少一些功利心,但礼貌和尊重不能少;可以在某些知识水平上有不足,但做人的素养不能低。医生无法预测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但要能看清患者的本质需求,给予恰当的关怀和治疗。
比如,在医学中也会遇到一些看似可怜的患者,但他们的本质可能并非如此单纯。有些患者可能长期患病,命运悲惨,但内心却充满了奸诈、仇恨,嫉妒比自己健康幸福的人。对于这样的患者,医生需要保持警惕,在给予帮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医生的善意不是无差别地施舍,对于不识敬、不识轻重的虚伪患者,不能过度付出。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本质和人品来决定尊重和关怀的程度,做到尊人有分,敬人有度。
总之,在医学中,尊人有分、敬人有度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则。医生要以敬畏生命、秉持公正的态度尊重每一个患者,同时也要在尊重中保持适度,避免过度迁就和无原则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患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