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相信相信的力量!

史宪杰医生 发布于2024-09-10 10:15 阅读量1306

本文转载自早起正能量-中大八院

《相信相信的力量》    作者:泰戈尔


图片发自160App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才相信孩子

而是你相信了孩子

你才能有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责任

你才放手

而是你放手了

孩子才有责任


图片发自160App

不是孩子听话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听话

不是孩子长大了

你才信任孩子

而是你信任孩子了

孩子才能长大

不是孩子优秀了

你才接纳孩子

而是你接纳孩子了

孩子才优秀


图片发自160App

不是孩子幸福了

你才幸福

而是你幸福了

孩子才能获得幸福

不是孩子可爱了

你才爱孩子

而是你爱孩子了

孩子才显得可爱

爱是一切如是

爱是让我身边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我要努力成为爱本身

爱自己

爱家人

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图片发自160App

相信的力量起自于正确的认知

诞生于美好的初心

源自于坚定的信念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 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因英文版《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它强调了信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信念被看作是推动个人成长、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强大动力。

以下是这句话的几个层面的解读:

1. **个人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能够激励人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目标。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自己的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

2. **集体信念的力量**: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共同的信念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这对于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 **信念与行动的关系**:信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信不疑,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坚定不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信念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4. **信念与时代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信念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相信相信的力量”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警惕错误信念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来丰富和验证我们的信念,确保我们的信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信念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

1. **提供心理支持**:坚定的信念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信念可以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帮助人们保持乐观和坚韧。

2. **增强应对能力**:拥有强烈信念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逆境。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这种信念可以提高他们的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积极情绪**:信念通常与积极情绪相联系,如希望、乐观和满足感。这些情绪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4. **形成身份认同**:信念可以帮助个体建立和维持一种身份认同感,这对于自我价值和自尊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当人们对自己的信念有强烈的认同感时,他们更有可能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

5. **提供生活意义**:信念可以为生活提供意义和目的感。这种意义感有助于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如存在主义危机或生活无目的感。

6. **社会支持网络**:共享的信念可以促进社会联系和归属感,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团体、社会团体或其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可以减少孤独感和社会隔离。

然而,信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可能是双面的:

1. **过度执着**: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信念过度执着,可能会导致固执己见,难以适应变化,或者对外界观点和生活方式缺乏宽容,这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认知失调**:当现实与个体的信念相冲突时,可能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压力和焦虑。

3. **负面信念**:消极的信念,如对自我或世界的悲观看法,可能会加剧抑郁情绪,降低生活质量。

总之,信念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信念可以促进心理福祉,而不健康的信念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因此,培养积极、灵活和适应性强的信念对于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