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性肝病。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些详细信息:
临床症状
- 疲劳
- 腹部不适
- 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
- 肝脏肿大
- 皮肤血管异常(蜘蛛状血管瘤)
- 皮肤皮疹
- 关节疼痛
- 月经次数减少
- 食管静脉曲张
病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类型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 **1型AIH**:最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约一半的患者同时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2. **2型AIH**: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成人也可能患病。
风险因素
- 女性
- 特定感染史(如麻疹、单纯疱疹、EB病毒等)
- 遗传易感性
- 已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乳糜泻、类风湿关节炎等)
诊断
- 血清转氨酶升高
- 高循环球蛋白和高滴度的自身抗体
- 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炎症改变
治疗
- 主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
- 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疾病晚期时,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并发症
- 肝硬化
- 肝衰竭
- 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共存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肝脏瘢痕形成(肝硬化)和肝衰竭至关重要。如果未经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50%,而接受正规治疗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通常需要持续数月至数年。具体治疗时长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反应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
1. **诱导缓解期**:通常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目的是在数周到数月内控制炎症。这一阶段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2. **维持治疗期**:一旦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得到控制,激素剂量会逐渐减少,并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较低剂量的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米氮平)来维持缓解状态。这一阶段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
3. **停药尝试**: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病情长期稳定,医生可能会尝试逐渐停止治疗。但停药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进行,因为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病情。因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个长期且可能需要不断调整的治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