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故事.红蓝融合 中华医学会理事 神经外科教授 文:王雷利、刘燕 、叙事医学
一、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学科,拥有多种方法论。常见的人类学方法论如下:
田野调查:这是人类学最基本的方法论之一,也被称为“直接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群体中,进行长期的实地观察、参与和交流,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可分为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报告阶段和补充调查阶段。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学家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社会结构、习俗、价值观等方面。
整体论:强调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方面。例如,在研究一个社区时,要考虑到经济、政治、宗教、家庭等多个领域的相互影响。
文化相对论:主张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避免用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从该文化内部的视角去理解和解释。
主位与客位研究:主位研究是从被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对自身文化和行为的看法和解释;客位研究则是从研究者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社会或群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深入探讨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普遍规律及特殊表现。
民族志撰写:详细描述和记录特定文化或社区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民族志不仅是资料的记录,也是对文化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参与式观察:研究者积极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与他们建立密切关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深度访谈: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获取他们的个人经历、观点、态度等信息。访谈可以是结构化、半结构化或开放式的。
理论建构:在田野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关于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论,以解释和理解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角印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数据源或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来相互验证和补充,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将特定案例置于更广泛的类型比较视野中,增强对该案例和本土社会研究的理论自觉性。
二、人类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具体表现:
文化理解与尊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各种文化的信仰、价值观、习俗、社会结构等方面,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交流与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遗学的研究有密切联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是开展非遗普查、发掘和整理工作的基本手段。在非遗保护中,强调以传承主体为核心,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这与人类学的方法论相契合。例如,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在特定社区中的意义,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社会问题研究:可用于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医疗、性别平等、种族关系等。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相关人群的真实体验和观点,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视角和依据。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跨文化比较方法有助于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为国际交流、外交、商务合作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民族研究:推动民族学的发展,增强对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了解。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制定符合各民族特点和需求的政策。
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行为模式等,从而开发更符合目标市场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教育领域:加深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包括不同文化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社会变迁研究:分析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这有助于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为社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使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变革。
社区发展与规划:深入了解社区的内部结构、人际关系、资源利用等情况,为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基于当地文化和需求的建议,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医学与健康领域:研究不同文化中对健康、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为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提供文化适宜性的方法。
人类学方法论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在当今社会的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的和谐、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学方法论与叙事医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叙事医学是人类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叙事医学方法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倾听与关注:医生需要全身心地倾听患者的叙述,不仅关注疾病的症状和生理表现,还要关注患者的情感、心理状态、生活经历以及对疾病的主观感受。这要求医生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不打断、不急于下结论。
共情理解:医生努力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经历,体会患者所面临的痛苦、恐惧、希望等情感。通过共情,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书写平行病历:除了传统的医疗病历记录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还要书写平行病历,即记录患者的故事、情感以及自己在诊疗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这有助于医生反思自己的医疗实践,提高对患者的关怀和理解。
反思性实践:叙事医学鼓励医生对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言行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医疗行为,以提供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诠释与解读:医生对患者的叙事进行分析和解读,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和需求。这可能包括对患者文化背景、家庭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的理解。
故事分享:在医疗团队内部,医生们分享患者的故事,促进相互学习和理解,共同提高对患者的关怀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等方式,将叙事医学的经验和成果传播给更多的医疗工作者。
纳入多元视角:考虑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的观点和叙事,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医疗体验。
例如,一位医生在面对一位患有慢性疾病而情绪低落的患者时,运用叙事医学方法论,耐心倾听患者讲述患病后生活的改变和内心的苦闷,通过共情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无奈,在书写平行病历时深入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治疗建议,最终找到更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叙事医学方法论旨在通过关注患者的叙事,提升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更有效的医疗实践。
四、人类学方法论为叙事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
人类学方法论强调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去理解和诠释特定文化和社会群体中的人类行为、信仰、价值观等。这种方法注重个体的经验、故事和情境,以获取全面而深入的文化理解。叙事医学则重视患者的故事和疾病叙事。它认为患者的叙述不仅仅是关于症状和疾病的描述,更是包含了个人的情感、价值观、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等丰富的信息。
人类学方法论为叙事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例如,人类学中的深度访谈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倾听患者的故事,理解他们的疾病体验和内心感受。参与观察能让医疗工作者更全面地了解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同时,叙事医学也丰富了人类学方法论的应用场景。在医疗领域中,人类学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医疗体系、医患关系、疾病的社会文化意义等方面。
此外,两者在理念上也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对个体经验的尊重和重视,关注文化、社会等因素对个体健康和疾病的塑造作用。人类学方法论与叙事医学相互融合,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使医疗更加人性化和全面化。
不同的人类学家和研究项目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论。同时,人类学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例如,在当代人类学研究中,可能会更加关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议题,相应地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
中国人类学家容观夐在《人类学方法论》一书中,就对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他的研究涉及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强调田野工作、民族志撰写和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并注重从整体论、比较论和主位与客位的角度进行研究。
五、叙事医学作为人类学方法论对医疗体系和医患关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叙事医学强调倾听患者的故事,医生能深入了解患者生病的原因、症状表现以及对治疗后生活的期望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诊疗。
增加患者信任和依从性: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期盼等情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更愿意配合治疗,提升其对医嘱的依从性。
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改变了原有的“医生为中心”的对话方式,开启“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评估,与患者共同决策治疗方案,而不是单方面决定,这种方式能够增进医患关系。例如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自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某项检查或治疗。
培养医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写平行病历等方式,医生进行反思,揭示以前未意识到的问题,培养医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现代医学更有人文温度。
改善医患沟通态度和技巧:要求医生倾听患者的故事,理解患者的问题,避免无效的沟通,用更关切的方式与患者交流,从而改善沟通态度和提升沟通技巧。研究发现,患者对医生的表扬中,沟通态度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仅次于医生的业务能力。
缓解医患矛盾:医生更加理解患者的处境和需求,患者也能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努力,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适应医疗模式转变:随着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类型,患者需要长期与医院打交道,叙事医学使患者更加渴望与医护人员建立互信关系,帮助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需求。
助力医学教育发展:可融入医学生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与再培训中,培养他们的医学人文关爱精神和落实人文实践。
例如,在肿瘤科的实践中,叙事医学成为了建立医患沟通与信任的桥梁。面对肿瘤患者的特殊心理负担,肿瘤科通过开展各种人文关怀活动,让患者卸下心防,也让医护人员真正了解患者的状态,为患者消除疑虑并开展全生命周期治疗照护。
总之,叙事医学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它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疾病,也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为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叙事医学的践行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推动和实践,以及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叙事医学所需的时间和医疗效率,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