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马恩祥 心师发展联盟 2022-10-05 08:04 发表于湖北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2023年下半年启动招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将按照新版学科专业执行。这个消息对于中国书法界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书法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润泽了无数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张旭的《古诗四帖》、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历代书法精品,在一撇一捺、起承转合中展现书法家多方面的感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家通过一支毛笔纵横纸上,能将山河沉淀为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中华文化复苏与发展。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与此同时,电视、新媒体也纷纷推出《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为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助力。中国书法具有变化多端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优秀的书法作品可谓是一首无言的诗、一幅无声的画、一支有形的舞。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兴未艾,将书法列入一级学科、可设置博士学位,很显然是对传统文化复兴潮流的准确认识与强力推动。
心理治疗的初级目标的是为了消除情绪与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而更高层次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成长。
书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呢?笔者归纳学者们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法运动对生理心理的调节作用
书法是三维操作过程,在练习书法时,人的呼吸、血压、心跳都会发生变化。由于书法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健康人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对于掌握局面做出正确判断很有帮助。在心理治疗中,书法可用于多动症儿童、精神病人、孤独症、老年痴呆等。例如,以直线几何形为主的隶书、楷书有改善认知的功能,以曲线整体为主的行书、草书在情绪调节方面功能更强。书法书写由于种种知觉上、注意上、思维和情绪活动上的全面动态和积极微活作用,使得书写者在毛笔书写过程中,产生了高度的注意,思维敏捷,反应加快和认知能量增强等正面的效果。因此书法在教育中不仅仅是写好字,学习书法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第二,书法作品本身或其内容的暗示性作用
君不见在行政办公室、还是个人家居,随处可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奋发拼搏”、“自强不息”等书体内容。例如,宋代名将岳飞身上刺有工整的“精忠报国”,其亲自书写大气磅礴的《满江红》及“还我河山”等书法名篇更是其一生忠骨的写照,给世人留下了无限忠国爱君的奋进力量。所以,欣赏书法对世人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更是巨大的。
书法不仅仅可以欣赏,也可以亲自练习,而练习书法,必须要有文字内容,其书法文字的挑选,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要么临摹,要么思索。有的以诗词歌赋为书写材料,也有的以人生格言或生活金句为蓝本,这些经过人自己选择出来 的文字材料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能起到暗示心理作用,也会让人潜移默化地产生心理认知领悟或熏陶,从而提升书法练习者的人生境界,从而提升心理健康的素养与水平。
第三,书法及书法作品可以宣泄情绪
书法作品往往是书者本人尽情地宣泄,或内心的,或不满的,或狂放的,或压抑的,甚至是本能的。无数次的心理实验证明: 宣泄是最主要的心理防御能力或技巧,善于宣泄的人心理更健康,同时也能促进躯体疾病的恢复。尤其是行书和草书,更是毫不掩饰地尽情让情绪得到快速地宣泄。而且这个宣泄的过程可以持续到书法写成之后的的书法欣赏环节。从书写到之后的书法欣赏或被人鉴赏,让宣泄渠道得以完全的畅通。
第四,心理成长通过书法练习的进步而得到显现与印证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怎么样,可能通过TA写的字来分析。反过来,写字也能提升一个人的修养。从这一点来说,书法就是心理成长的一个由心而发,继而身体力行的养生运动,自然就能起到恢复与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每当谈及书法时,健长者总是自以为豪,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能给其带来众多羡慕眼光,在心理舒适的同时,更能增长其自信力,甚至也能为其带来经济效应,即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利于心理平衡与健康发展。在另一方面,也能使其在众人眼里有良好形象,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际矛盾或心理挫折。即使是书法爱好者,他们在欣赏好的书法作品的同时心情愉悦。由于书法的文化源远流长,书法之外的人士也总想借以来提高自身品味,聊以慰藉个人的闲情逸致,从这种意义上,书法更能让人冷静,温和。这一作用在治疗临床相关症状的疾病过程中早已被验证,并广泛使用。
第五,书法字形结构本身的心理治疗作用不可忽视
书法变化多端的字体和章法、有始有终的运笔能使人自控力增强及思维开阔。汉字本身是象形,正因为如此,它的似像非像、似顿非停,仔细体会往往能给人以启迪或蕴藏着无穷的哲理。人们不得不为之折服或宠辱皆忘,甚至感受到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及真实、自己的渺小。不少心理学研究证明,心理异常的患者往往具有上述相反的性格弱点,如敏感、狂躁、虚伪、多疑、自卑。现代人工智能的研究表明,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于模式识别。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思维模式,而与形式不同的书法结合起来,对于形成个人风格的健康思维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模式思维效应。因此书法对于治疗多种思维障碍应有较好的作用。
引用文献
1.龙其林.书法进入一级学科 弘扬传统文化落地[N].光明日报, 2022-09-30( 02)
2.王治业.浅谈书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