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对狼疮的影响:不可忽视的隐患!

洪易炜医生 发布于2025-02-08 22:19 阅读量1801

本文由洪易炜原创

“医生,我最近又失眠了,怎么办?”在日常坐诊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患者发出这样的无奈。不难发现,失眠已然成为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不仅有利于我们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更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随着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与免疫性疾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了解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预防和治疗免疫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究睡眠障碍与狼疮之间那些鲜为人知的奥秘。


                                                              

(一)睡眠障碍对狼疮的影响


201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项极具价值的前瞻性研究和队列研究发现[1]。该研究围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亲属展开,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初始,研究人员锁定了436名尚未患SLE的患者亲属,对他们展开长期追踪随访。


在平均时长为6.3(±3.9)年的随访进程中,研究人员详细收集了这些亲属的睡眠信息,以及年龄、性别、种族、泼尼松使用量、维生素D缺乏状况等其他各类相关健康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每晚睡眠时长达到7小时及以上的个体,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个体,转变为SLE患者的可能性明显大幅增加。尤为关键的是,即便在综合考量并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泼尼松使用量、维生素D缺乏等多种复杂变量后,睡眠时长与SLE发病之间的这种关联,依然在统计学上呈现出显著意义。


                           

无独有偶,一项发表于《ArthritisCare&Research》杂志2023年6月刊的研究[2],同样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186,072名女性参与者。在长达数十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全面收集了参与者的睡眠状况、生活方式、疾病史等多方面数据。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睡眠不足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风险增加存在显著关联。即便在调整了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况等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此关联依然具有稳健性。相较于睡眠时间充足且无身体疼痛或抑郁症状的女性,伴有慢性低睡眠、抑郁和身体疼痛的女性患SLE的风险近乎高出三倍。


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无不有力地说明睡眠障碍可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产生严重影响。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亟待解答:睡眠障碍究竟是通过何种具体机制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风险的增加呢?这或许需要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探索,以揭示其中的奥秘。


(二)潜在的机制


1. 免疫系统的紊乱:正常情况下,睡眠过程中免疫系统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也会得到维持和增强。然而,长期失眠会打乱这种正常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发现[3],失眠会导致炎症细胞因子的增加,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炎症细胞因子在狼疮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损伤自身组织和器官。此外,睡眠障碍还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使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产生自身抗体,进而增加狼疮的发病风险。


       

2.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衡: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睡眠障碍会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失调。比如,失眠会让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同时,睡眠障碍还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打乱皮质醇的分泌规律。皮质醇对免疫调节很重要,它分泌异常会削弱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人更容易得自身免疫病。




3.氧化应激与细胞损伤: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在狼疮的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由基可以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4]。同时,氧化应激还可以激活炎症信号通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因此,睡眠障碍引发的氧化应激可能会与狼疮的发病机制相互作用,加速疾病的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狼疮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对其潜在的机制病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中充满挑战。不过,通过对睡眠障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控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其生活品质,也为狼疮的防治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洪易炜医师   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出诊时间:每周六全天。

2007年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内科及风湿科临床、科研一线工作。参与省级课题以及区课题《基于NF-κB及TNF-α、IL-6水平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表多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在风湿疾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与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案。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