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绞杀肿瘤的“狠角色”——智慧精准放疗

潘静医生 发布于2021-12-23 16:26 阅读量644

本文由潘静原创

过去人们认为“放疗放疗,一放就了”,对放疗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事实上,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整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很多肿瘤病人通过放疗,肿瘤被迅速“绞杀”干净,且整个治疗过程都无痛,不仅延长了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更有甚者,可以达到治愈。

目前的精准放疗技术,对于一些恶性肿瘤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鼻咽癌,那么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时主要依靠什么来达到治愈的目的以此来提高生存质量?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放疗精准度”;这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CT、MRI和PET-CT等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放疗进入了“智慧精准放疗”新时代,那么智慧精准放疗“精准”在哪呢?下面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精准肿瘤中心邓翠娴副院长带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智慧精准放疗?

1、智慧精准定位

与普通放疗不同的是,智慧精准放疗采用的是精准定位,所用设备是专用大孔径定位CT,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可以精准确定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与周边器官的关系,能精准轮廓勾画,精准虚拟模拟,特别适于形状复杂或位于重要器官临近的肿瘤,需要多点照射或旋转照射剂量曲线复杂的肿瘤定位,是精准计划设计与治疗的基础。

我院引进的西门子双能光子四维大孔径模拟定位CT,其64层大孔径CT模拟定位,是业内最高标准的诊断级CT模拟定位系统,能精准轮廓勾画,精准虚拟模拟,特别适于形状复杂或位于重要器官临近的肿瘤,需要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剂量曲线复杂的肿瘤定位,是精准计划设计与治疗的基础。

2、智慧精准计划设计

进行智慧精准放疗,必须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可以接受CT、MRI和PET-CT等图像,并且可以进行图像的融合。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医生可以精准确定肿瘤病灶以及周边的重要器官,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确定的规则进行肿瘤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勾画,靶区又分成了GTV、CTV和PTV。

物理师根据医生勾画的靶区以及肿瘤病灶的剂量处方、重要器官的耐受剂量限值进行计划设计,对设计好的计划,医生和物理师一起,利用计划评估工具如DVH图和相关指标对计划进行严格评估。

3、智慧精准治疗

常规放疗,没有体位固定设施,很难保证体位的重复性;不进行位置验证,也没有限制器官运动的措施,是一种粗旷的治疗。

实施的智慧精准放射治疗,治疗参数是由治疗计划系统通过网络传送过来,排除了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为了减小摆位误差,通常要做位置验证,利用加速器自带的影像验证装置如EPID或CBCT,采集位置影像信息并与定位时的影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摆位误差值并进行校准。对病人存在的器官运动,如心跳、呼吸等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呼吸门控技术、主动呼吸控制技术、位置实时追踪技术以减小器官运动对治疗的影响。

智慧精准放疗是在常规放疗基础上通过精准的肿瘤定位,精准的计划设计、剂量计算及在治疗机上精准执行的一种全新的肿瘤放疗技术。它融合了三维图像处理技术、高精度的剂量计算算法、尖端的直线加速器系列技术、先进的肿瘤诊断技术、放射生物学前沿研究成果等。在智慧精准放疗的全过程中,每一步都强调精度,这相对于常规放疗是质的飞跃。

智慧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肿瘤放疗实现了“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低损伤”的治疗模式,可概括为“四最”,即靶区(病变区)内受照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靶区内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定位及照射最准确。

长期以来,放疗在癌症治疗中都处于“配角”地位,很多人罹患癌症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术开刀。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等新技术的出现,放疗已告别“机关枪扫射”般的模糊照射时代,能够对肿瘤实现“智慧、精准”的放疗,减少对正常细胞的误伤,不仅疗效更显著,副作用也更少。如今,智慧精准放疗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精准肿瘤中心引进了的一系列世界先进的智慧精准放疗设备如全国首台第六代全数字化M6射波刀、瓦里安TrueBeam系统、Halcyon直线加速器,配合国际领先的肿瘤诊断设备如西门子双光子四维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PET/CT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精准放疗体系,可高精准、高疗效、低损伤治疗各类早中晚期肿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