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生病期间或是服药期间,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那么在服药期间什么食物不能吃?
服药期间能不能吃“发物”?
所谓“发物”,是民间通俗说法,指食用后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加重病情),且不利于疾病康复的食物,经常提到的“发物”有海鲜、牛羊肉、鸡蛋等等。发物是相对而言的,不同性味的食物对身体的作用不尽相同,同一性味的食物对不同人群的作用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来判断哪些食物对自己而言是发物。切忌听到发物就“一竿子打死”,这样做反而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抵抗力降低,影响病情康复。
不要与药物同吃的食物
1、靶向药治疗期间,忌食西柚。
靶向药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需要通过肝脏的代谢作用,才能排出体外。CYP3A4是人体中重要的一种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和小肠,在药物肝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靶向药在服用期间需要忌食西柚,因为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CYP3A4的活性,影响靶向药在肝脏的代谢,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升高,导致其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增大,可能会引起皮疹、甲沟炎、口腔溃疡、间质性肺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除西柚外,石榴、杨桃、柑橘类等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的水果也应避免大量食用。所以服用靶向药物特别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克唑替尼、拉帕替尼、奥拉帕利、伊马替尼、卡博替尼、依维莫司等药物的同时,不建议吃这些水果和果汁。
2、酒精
酒精是个霸道的坏东西。会与酶类产生反应降低药物的效果;会和降糖药产生低血糖反应;会和头孢类药物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可致死;会和中枢镇静剂作用互相加强导致中枢过度抑制。
酒精与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所以会导致肝脏代谢药物时间延长,同时人体受到药物毒性损伤的时间增加。酒精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常用感冒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同食,容易产生肝损伤和胃出血。
3、牛奶
牛奶中含有较多钙、磷、铁等无机盐类物质,容易与药物(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类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难消化的物质,使药物难以吸收。
同时,中药里的生物碱也可与牛奶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使其失去应有的效用,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不良刺激或过敏反应。因此,牛奶与药物(特别是中药)进食应相隔2小时为宜。
4、茶类
茶会分解药性,最为普通的一个解释就是:茶叶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与胃中的生物碱发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淀,从而使药不能被人体吸收,发挥不了药效作用。而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碱,如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黄连与黄柏都含有小蘖碱,百部含有百部碱,其他如元胡、大蓟、小蓟、川牛膝、曼陀罗等的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碱。
因此,含有这些成分的药和茶水同服,就会发生沉淀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另外,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在服用党参、黄芪、山药等补养药时,饮用茶水,特别是饮用浓茶,也会降低药效。
5、烟草
由于尼古丁会对整个肝脏代谢酶系统产生影响,所以烟草无论和什么药物同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吸烟还可使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消耗增加,所以应该大力提倡戒烟,尤其在服药期间不要吸烟(二手烟、三手烟也一样)。
不要与药物同吃的营养素
有些营养素虽然对人体健康有维护作用,但如果它和药物一起进入人体,就会对药物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1、膳食纤维
有些膳食纤维是不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在不服用药物时这些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减少吸收和防治便秘。
但是如果在服药的同一时间内食用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就会“挡住”药物与肠粘膜、胃粘膜的接触,导致药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降低,还会干扰铁、锌和钙的补充。
2、高脂肪饮食
高脂肪饮食会使某些抗肿瘤药物,在人体内的最高浓度或平均浓度增加,致使抗肿瘤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越发增加。
有很多抗肿瘤药物存在“空腹”或“与食物同服”的要求,所以在服用抗肿瘤药物之前最好先了解该药物是空腹服用还是与食物同服比较好。(不过有些抗肿瘤药物比如卡培他滨就是餐后服用效果好,不仅可增加吸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
3、叶酸、维C、维D
这三种营养素主要是对某一种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过多的叶酸补充会增加卡培他滨的毒性;维C可降低氟康唑(一种抗真菌药)的活性;维D可降低阿托伐他汀(一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的浓度,导致药物效果降低。
近些年来,口服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多了,大多数口服抗肿瘤药物只有在特定的浓度范围内才适合人体(浓度太低没效果,浓度太高人体不耐受)。在服用这些抗肿瘤药物时,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很容易被食物影响,超出合适的浓度范围,从而降低疗效或者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所以,一来医务人员要主动告知患者食物药物之间的作用和影响,二来患者自己也可以主动咨询、尽量减少不正确服用方式对药物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