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双相障碍

王玉萍医生 发布于2022-05-11 10:45 阅读量929

本文由王玉萍原创



什么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会影响患者情绪和精力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


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的心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而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在疾病发作期,他们每天心情的浮动要比其他人更加剧烈,且更具有长效性和破坏性(Anderson, Haddad & Scott, 2012)。


这样情绪的剧烈波动会对他们自身和身边的人带来生活上的困扰,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使他们陷入危险。


双相障碍是一种可以长达一生的疾病,但是只要根据个人的疾病找到合理适宜的治疗方式,这些疾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并让患者能够正常生活。





双相障碍的症状与表现


双相障碍通常会包含两种状态,极度的情绪高涨(躁狂或轻躁狂)以及极度的情绪低落(双相抑郁)。


根据个人情况不同,症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症状发作以外的时间,患者不会受到疾病影响,他们会表现的普通且看起来和常人无异 (Salvadore et al., 2010)。


双相障碍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患者每几年至少会有一次出现双相障碍的症状群,并且每次发作都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躁狂和轻躁狂症状


在躁狂或轻躁狂发病期间,患者会感到比平时更加精神充沛并且更有活力。


如果你感到极度快乐或者保持高度兴奋,你会难以自控,并且有想与其他人交流、社交的冲动,但同时也会很容易因为毫无节制的骚扰或恼怒他人 (Grande, Berk, Birmaher&Vieta, 2016)。


躁狂症状比轻躁狂症状要严重一些。有时出现躁狂症状或轻躁狂症状的患者本身无法发现自己行为上的异常,但是他们身边的人会注意到他们与平时的不同。


一般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症状有:


  • 认为自己是非常重要且特别的(比如相信自己可以拯救或征服世界);

  • 睡眠时间减少;

  • 比平时更健谈;

  • 思维奔逸,脑中同时会出现多个想法;

  • 很容易被干扰;

  • 更努力地工作或学习、社交频率增多、喜欢竞争,或者性活动增多;

  • 做事冲动且冒险(比如酗酒、使用违禁药品、不考虑后果进行性行为);

  • 判断力下降或缺失(比如冲动做出商业抉择,或者高速危险驾驶)。


抑郁症状


几乎所有双相障碍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双相抑郁包括感觉到情绪低落,并且无法享受他们曾喜欢的事物,无法感受到快乐 (Muneer, 2013)。


一般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症状有:


  • 行动缓慢且看起来焦虑不安

  • 会冒出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 进食过多,或者失去胃口

  • 觉得自己无能,或者抱有罪恶感

  • 双相抑郁症状有时会演变的非常严重,从而导致患者有自残或者自杀行为 (Muneer, 2013)。





双相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是根据不同的疾病特性、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的发作模式来决定分类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 5)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类:


双相I型障碍


双相I型障碍必须出现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症状。


双相I型诊断标准中重度抑郁的症状不是必要诊断标准,不过大多数双相I型障碍患者都显示一定程度的重度抑郁发作症状。


双相II型障碍


双相II型障碍必须出现一次或多次轻躁狂以及重度抑郁发作症状。与双相I型障碍不同,躁狂症状不属于双相II型障碍的评断标准。


因为轻躁狂症状不如躁狂症状严重和极端,这使双相II型障碍的诊断更加困难。


双相障碍的病因


生理因素(Biological Factor)


基因遗传是诱发双相障碍一个重要的生理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患有双相障碍,那么家庭的其他成员患病率会高达6%-9%,而普通大众的得病率仅在0.5% – 1.0% (Barnett, 2009)。


双相障碍已经被证明是具有遗传性的,然而这并不是某一条基因所导致,而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影响才会引发双相障碍 (Kerner, 2014)。


所以家长遗传给孩子的概率仅有大约10%,父母也不必过于为下一代担忧。目前双相障碍是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尽早干预并预防可以减缓后期病发症状所带的痛苦。


除了基因外,大脑的变化(包括脑内化学物质(Brain Chemicals)、结构和在某些脑内区域的活动),身体生物钟的改变以及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和荷尔蒙(Hormones)的改变都有可能诱发双相障碍(Berk, Berk, Castle & Lauder, 2009)。


不过这些诱因单独存在无法直接导致双相障碍发病,几个诱因结合在一起才会导致某些人群出现双相障碍的疾病发作(Berk et al., 2009)。


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


如果说生理原因是隐藏在患者身上的潜在危险,那么压力(Stress)就是扣动疾病发作的扳机。


所谓压力是一种从身边环境(比如,家庭冲突)或从自己而来(比如,对自己过高的期待)的一种要求 (Geddes &Miklowitz, 2013)。


适当的压力可以作为一种动力让个人对生活更加积极,然而太多的压力则会成为负担,并影响到个人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状态。


这样的压力虽然对普通人或许不会带来过多的影响,但是对于生理上具有双相障碍潜在诱因的人群来说,压力会进一步刺激患者,并导致双相障碍疾病发作 (Geddes &Miklowitz, 2013)。


生活中经历高强度压力的双相障碍患者会比低压力的患者有高达4.5倍的概率更可能疾病复发。


几种比较典型可以诱发双相障碍发作的压力包括:


  • 高强度压力事件,或者日常问题的堆积

  • 过度刺激

  • 扰乱日常作息(如睡眠时间)

  • 追逐自己的目标

  • 人际冲突

  • 药品和酒精

  • 生理疾病

  • 停止使用辅助性药物

心理因素 (Psychological Factor)


认知歪曲(Cognitive Dysfunction)(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被认为是引发双相障碍的重要诱因之一。


即使是在平稳的状态下,双相障碍患者也会有很多异常的思维和态度。比如说,双相障碍患者会比普通人更有可能对自己的价值产生负面想法,从而导致他们自信心低下。


除了认知外,性格(Temperament)也是导致双相障碍的心理因素之一。性格通常来说是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个性(比如内向和敏感)。


性格被认为是会引导出躁狂或者抑郁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可能会引发双相障碍的产生。比如说,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和高社会依赖性(Sociotropy)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要大于单相抑郁患者。


除此之外,大量实验数据还表明双相障碍症状发作的严重程度与社会依赖度以及负面人际交往事件的经验有关,社会依赖度高的个体经历负面人际交往经验(比如被人拒绝或者与人起争执)就有可能引发双相障碍的症状发生。


性格还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方法以及对他们自身疾病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到治疗本身的效果以及复发的概率。





双相障碍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会根据患者情绪波动的情况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药物分为两种,急性期治疗药物是对现有的双相障碍症状表现加以控制,而维持期治疗药物是用来维持患者平稳的状态,并减少复发的概率。


情绪稳定剂的作用就是有效的治疗并预防双相障碍复发,并且阻止情绪从极度高涨转入极度低落。目前常用的情绪稳定剂有以下几种:


锂盐(Lithium)、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丙戊酸盐(Valproate)、奥氮平(Olan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拉莫三嗪(Lamotrigine)等。


其中锂盐类药物被证实对控制躁狂发作症状、预防复发和改善双相抑郁症状均有显著疗效(Brown & Tracy, 2013)。


锂盐类药物还可以减少双相障碍患者自杀、自残以及死亡的概率 (Cipriani, Hawton, Stockton & Geddes, 201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结合药物为双相障碍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其优势包括有效减少双相障碍的发作,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且有效抑制疾病的复发,从而减少在治疗上的花销成本。


心理治疗不仅能减少疾病发作、预防疾病反复复发,以及修复健康心理功能,它还可以为患者和他的家人朋友提供额外辅助支持服务。


心理治疗的目的包括确保患者遵从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帮助患者形成稳定的生活作息时间,提升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和情绪调节技巧,找出可能引发疾病的社会因素并辨识出早期复发的迹象。


心理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用于双相障碍的心理治疗方式:


(1) 心理教育 Psychoeducation


心理教育是所有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一个方法,目的是为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双相障碍疾病和治疗相关的信息资料 (Oud, Mayo-Wilson, Braidwood, Schulte, Jones, Morris, Kupka, Cuijpers& Kendall, 2016)。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为患者和家人提供双相障碍相关知识的教育,教导他们辨识出复发时的早期迹象从而达到尽早干预与预防的目的,确保药物遵医嘱使用,将危险因素尽可能减少(比如药物滥用)并且最大可能增加健康因素(比如维持一个稳定规律的睡眠作息)(Oud et al., 2016)。


有研究报告表明,在进行了7到12节心理教育课程后,躁狂症状复发的概率减少了30% (Perry, Tarrier, Morris, McCarthy & Lamb, 1999)。


心理教育包括:


  • 双相障碍的种类和导致疾病的病因

  • 压力和诱因在双相障碍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辨识出早期危险迹象

  • 药物

  • 积极地应对疾病的方式,比如健康的生活习惯,调节压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情绪监控是早期干预的一个重要治疗方式。鼓励患者记录自己情绪,写下日记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可能导致他们情绪变动的诱因,并且找出导致他们想法和心情变化的相关因素。


这样的记录可能会让诱因更容易被辨识出来,比如持续几晚熬夜,工作压力或者个人问题等。





(2) 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urTherapy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根据你的思维(认知)和行为(所做的事)来链接感受的一种治疗方式。


CBT 通过改变患者负面的思维模式和信仰,来减少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概率 (Szentagotai& David, 2010)。


CBT的核心手段是重建认知,并且挑战那些自身过高的正面认知(比如“其他人都看不到,但是只要我先进一步进行这个商业计划我就能得到巨大的成功”)以及过于负面的认知(比如“我必须非常成功才能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


患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而形成了自己对双相障碍疾病的认知,包括患者自身对疾病病因的判断和应对疾病的方法 (Szentagotai, David, 2010)。


这样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并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他们的社会以及心理功能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 (Oud et al., 2016) 。





(3) 人际社会节奏治疗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


人际社会节奏疗法(IPSRT)起源于一种治疗抑郁障碍的人际心理疗法。IPSRT的目的是减少患者在日常生活(Daily Routine)以及觉醒周期(Sleep/ Wake Cycles)中所遇到的干扰 (Oud et al, 2010)。


通过IPSRT,患者可以学习到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社会节奏(比如良好的进食、社交和睡眠周期),并且指认出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的一些人际问题 (Salcedo, Gold, Sheikh, Marcus, Nierenberg, Deckersback& Sylvia, 2016)。


通过对照试验,IPSTR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预防双相障碍疾病复发的治疗方式 (Salcedo et al., 2016)。


(4) 家庭干预治疗 Family Intervention


家庭干预治疗早在二十世纪就已经被证实对帮助双相障碍患者十分有效。


Miklowitz和Goldstein(1990)设计了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项目,受众群体为短时间内有经历过情绪波动的双相障碍患者。


这个项目通过增加患者家属对双相障碍的知识了解,提升他们的交流以及解决相关疾病问题的能力,来减少患者复发的概率 (Reinares, Bonnin, Hidalgo-Mazzei, Sanchez-Moreno, Colom &Vieta, 2016)。


和普通的心理教育治疗相比,家庭中心的治疗项目能使患者在接受其他治疗的过程中不出现疾病复发的概率提升到三倍以上,并使治疗后复发的概率更小 (Reinares et al., 2016)。



如何帮助身边有双相障碍的人?


和双相障碍患者一起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你为他提供的帮助或许会给对方带来积极地变化。


下面介绍十个步骤,来教你帮助双相障碍患者:


教育


你对双相障碍越了解就越能帮助到双相障碍患者,比如,当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发生剧烈转变时,熟知躁狂和抑郁的具体症状群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应对。


倾听


你无法一直为患者提供有帮助的答案或者建议。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当一个合格的聆听者就是你能提供的最有效的帮助之一。


特别是当他们对你谈起自己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时,你的聆听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接受并理解他们的状况会帮助患者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疾病。以下是几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的小建议:


  • 仔细的注意倾听他们所说的话

  • 在对话过程中保持冷静

  • 避免争论-避开所有会让他们烦恼或者不安的话题


成为他们的支柱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他们有时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你是支持他们的时候,这会让他们的状况稳定下来。


你不需要完全认同对方的所作所为,但是告诉他们你会一直支持他们会给治疗带来好处。


患有双相障碍的人经常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所以时常提醒他们的优点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更容易从抑郁症状中恢复过来。


治疗过程中积极提供帮助


双相障碍的治疗过程通常包括很多治疗环节,虽然你不需要参加这些治疗过程,不过你可以陪同患者一起赴约并等待他们的治疗环节结束。


这些治疗过程在双相障碍患者的眼中或许很复杂,或者他们会害怕参与治疗,他人的陪伴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制定计划


双相障碍疾病发作有时无法被预测,提前准备好紧急应对方案是很重要的。这个方案需要包含如果患者抑郁症状发作并且有自杀倾向时该如何应对,或者如果患者在躁狂发作无法控制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同时你也应该制定每日的计划来帮助患者度过每一次极端的症状发作。


这个方案可以包含应对手段,比如当患者感到他们的情绪在转变时该做什么,或者如果他们感到状态低迷时该如何继续并完成每日正常的工作。


在患者还处于冷静平缓的状态时帮助他们制定这些计划,最好能把所有的内容写下来并保管。


支持,不要催促


你的支持会给双相障碍患者提供很大帮助,但是,你要认识到什么时候应该后退一步,让医学或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来插手。


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并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也需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是不受控制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拒绝你的帮助时,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那或许不是他的本意,他们都在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理解他们


心理疾病患者或许很难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些什么,包括双相障碍患者,他们或许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情绪会有这么大的波动。


尝试去理解双相障碍患者正在经历什么,并且为他们提供帮助会很大程度改善他们的感受。





不要忽视自己


当我们关心照顾患者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态。在帮助别人之前,你要先确保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


如果你决定去帮助双相障碍患者,确保自己睡眠充足,按时吃饭并且保持运动量。让自己保持健康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辅助。


有耐心,要积极


双相障碍是一个长期问题,疾病会时不时地出现并伴随患者的一生。


有时疾病是无法预测的,患者会在稳定的状态与极端情绪的状态切换,所以在面对双相障碍患者时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帮助患者保持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生。


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只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才知道如何最好的应对双相障碍患者。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应对患者的状况,或者状况已经无法得到控制,你需要立即寻求帮助。


如果患者变得极端暴躁并且开始威胁要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请拨打求救电话求助。



如果我患上双相障碍,我该如何帮助自己?


双相障碍没有简单快速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几个小技巧来缓解、控制疾病发作,以下是几个控制双相障碍的几个小技巧:


情绪日志和图表


使用日志和图表来记录你的心情转变,比如跟踪记录每次情绪转变的时间段和疾病发作的严重程度。


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来让他们帮你确认记录的信息的准确性,因为有时很难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者清晰认知自己的状况。


情绪日志和图表是帮助你的有效工具,你所记录的数据也可以提供给你的医师作为治疗参考。


睡眠


睡眠是确保情绪稳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你的睡眠模式只受到一个微小的干扰,它都有可能对你情绪的稳定性产生巨大的负面干扰,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十分重要(例如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睡觉和起床)。


每天记录下你的睡眠习惯,这样可以注意到你的睡眠是否过多或过少,并预测你是否有潜在疾病复发的危险。


专业帮助


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者心理健康治疗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有的患者不寻求任何帮助或者直接使用药物治疗来抑制疾病发作,有的人会组建一个小组来寻求帮助。


双相障碍患者可以向一些专业的个体寻求帮助,比如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和医学领域的其他专业人士。


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需要定期去和医生确保用量以防使用过多药物从而导致中毒,或者确保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治疗控制双相障碍从来都是不简单的,但是你有很多选择可以用来控制你的疾病,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你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且帮助你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Anderson, I. M., Haddad, P. M., & Scott, J. (2012). Bipolar disorder. Bmj, 345, e8508.Barnett, J. H., &Smoller, J. W. (2009). The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 Neuroscience, 164(1),331-343.

[2]Berk, L., Berk, M., Castle, D., & Lauder, S. (2009). Living with bipolar: A guide to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disord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Counselling, 19(1), 88-94.

[3]Brown, K. M., & Tracy, D. K. (2013). Lithium: the pharmacodynamic actions of the amazing ion.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 3(3), 163-176.

[4]Cipriani, A., Hawton, K., Stockton, S., & Geddes, J. R. (2013). Lithium in the prevention of suicide in mood disorders: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346, f3646.

[5]Grande, I., Berk, M., Birmaher, B., &Vieta, E. (2016). Bipolar disorder. TheLancet, 387(10027), 1561-1572.

[6]Kerner, B. (2014).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genetics, 7, 33.

[6]Muneer, A. (2013). Treatment of the depressive phase of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 review. J Pak Med Assoc, 63(6), 763-9.

[7]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012). Bipolar disorder, Maryland: Author.

[8]Oud, M., Mayo-Wilson, E., Braidwood, R., Schulte, P., Jones, S. H., Morriss, R., ... & Kendall, T. (2016).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8(3), 213-222.

[9]Perry, A., Tarrier, N., Morriss, R., McCarthy, E., & Limb, K. (1999).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icacy of teaching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to identify early symptoms of relapse and obtain treatm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6, 149-153.

[10]Reinares, M., Bonnín, C. M., Hidalgo-Mazzei, D., Sánchez-Moreno, J., Colom, F., &Vieta, E. (2016). The role of family interventions in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43, 47-57.

[11]Salvadore, G., Quiroz, J. A., Machado-Vieira, R., Henter, I. D., Manji, H. K., & Zarate Jr, C. A. (2010). The neurobiology of the switch process in bipolar disorder: a review.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1(11), 1488.

[12]Salcedo, S., Gold, A. K., Sheikh, S., Marcus, P. H., Nierenberg, A. A., Deckersbach, T., & Sylvia, L. G. (2016). Empirically supported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state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 203-214.

[13]Szentagotai, A., & David, D. (2010).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bipolar disorder: A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