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岁的佳佳最近看电视听音乐的音量比之前大了一些,即使帮他调到正常音量,佳佳也不由自主的靠近电视......
这种情况让妈妈有些担心,跟家里人一说,大家都怀疑是不是深处有耳屎堵住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却都不知道孩子耳朵到底怎么办,最后一家人决定带孩子来门诊看耳鼻喉科。
贾昌海主任看了佳佳的小耳朵,发现外耳道很干净,鼓膜内陷有粘连,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并需要做声导抗及听力测试,还问孩子前段时间有没有感冒或者鼻炎发作、平时有没有睡觉打呼噜和张口呼吸。
这样一提醒,妈妈想起来一个月前佳佳是感冒了,当时还叫耳朵疼,只是过了半天就好了,所以就没当回事。平时睡觉是打呼噜的,声音还不小,但是家里老人都说没事,也就没看医生。
结合佳佳平时睡觉打呼噜的症状,贾主任为孩子做CBCT平扫,发现孩子是腺样体肥大,声导抗发现中耳负压,中耳炎影响听力。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结合家长的意见,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体质柔弱,婴幼儿时期易患各类传染病,部分传染病的病毒也可以侵犯相关听觉器官,引起听力的下降。许多都会引起孩子的听力下降,而这种听力下降由于表现不典型,是许多家长不能发现的。同时,耳鼻喉科就诊的儿童患者中,患有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引起听力下降的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
腺样体一旦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阻塞。而咽鼓管是连接中耳腔和鼻咽腔的通道,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重要作用。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时,中耳腔就变成一个密闭的腔,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会出现耳堵,耳闷,听不清,轰隆样耳鸣等症状。小一些的孩子不会准确描述,有时会出现揪耳朵,掏耳朵,甚至摇头,眨眼等表现。
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儿童夜间睡觉打鼾,缺氧,长期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物,影响小儿身高。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影响儿童学习成绩。此例患儿符合手术指征,切除肥大腺样体组织,改善通气不畅。行鼓膜置管治疗,改善听力下降。
Tip:
如果病情迁延不愈时间大于3个月,或者反复发作者,经评估可以考虑做置管手术,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至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