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中秋假期,各位类风湿病友应该没有乱吃东西吧,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对类风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健康的肠道菌群,逐渐成为了防范许多疾病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类风湿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许多慢性疾病和症状中也起了关键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通过影响它们寄主的信号通路可能引发癌症、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病变等疾病。
肠道菌群和类风湿
人体的免疫平衡之所以会被打破,其中必然存在一个外来免疫的刺激。无论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隐性感染都有可能成为外来免疫刺激的源头。
肠道菌群和人体是共生性的存在。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同时刺激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因此,来自于肠道菌群的感染途径会相对更多。除此之外,口腔系统、皮肤系统、呼吸道系统等,也都有可能是感染途径。
肠道组织和外面的肠道菌群共同构建了肠道与外界之间的肠道保护屏障。如果肠道出现损伤或者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就可能被损伤。
这个肠道屏障一旦出现损伤,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等物质、引发感染的细菌等等都可以随意进入到人体,从而导致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在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中,也许就和易感基因、身体机能、其他疾病存在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免疫力问题是炎症、细菌产生的根源
肠道里的细菌微生物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形成,这些细胞随着身体流动至全身并对其他部位发动攻击,这就很可能会造成人体免疫变差、炎症出现,而类风湿就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类风湿患者要格外注意“病从口入”。我们需要肠道菌群帮助消化食物、清除残渣,但也不能让“有益菌”变成“病菌”来破坏自身的免疫力。“痛在局部关节、根在全身免疫”,想要预防或解除类风湿反复的情况,就得考虑到身体免疫系统异常的问题。只有免疫系统正常,体内微循环健康运作,我们才不会有炎症的出现,更是不会遭受类风湿的疾病折磨。
如何平衡肠道菌群
因此,对于每一个类风湿患者而言,平衡肠道菌群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类风湿病人的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使身体得到丰富的营养,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既要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多食超重,加重关节负担;曾长时间服用过激素的病人,可咨询医生,补充体内缺乏或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所以说,像类风湿患者这样免疫力差的人群不要贪嘴,保护好自己的肠道也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