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与此同时,一些病症开始出现,例如痛风。
温度高的夏天,出现痛风的患者,要比其它季节多很多人。换句话说,就是夏天是痛风的“危险期”。对于痛风,需要引起你的重视。那么为何在夏天,更容易出现痛风呢?
1、海鲜当道,吃错了
要说夏天最爽的饮食搭配方式是什么?不少人会说是小龙虾配啤酒,特别是现在,夜市上的冰冻啤酒配小龙虾更是一绝。哪知道在这舒服的饮食背后,是对健康的不负责。小龙虾中的嘌呤含量极高,这些嘌呤要是进入了身体中,会在代谢的时候,产生了尿酸。正常情况下,身体受到的尿酸,在代谢排出的时候,能够轻松的排出。但是,如果体内的嘌呤非常高,尿酸也会随之升高,代谢一旦陷入了紊乱的状态中,会导致痛风的发生。更不用说,冰冻的啤酒中,嘌呤的含量更高,当蓄积到一定浓度的时候,会使得痛风更加的严重。
2、天热睡眠少、熬夜多
夏天,温度非常高,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造成睡眠减少。不乏一些人,熬夜玩游戏、K歌,这样的种种行为,确实非常潇洒。但是,过度的劳累、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神经调节处于紊乱的状态中。体表的循环出现紊乱,尿酸的排出减少,痛风会不断的加重,无疑需要多重视。
3、饮料代替喝水
夏天,本身就容易出汗,这个时候应该多喝水,但是,更多的人会选择用饮料代替喝水。出汗增多,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减少,尿酸的浓度增加,要是不把水分补充到位,会导致急性痛风的发生。
4、出汗异常
在夏天出汗,本身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出现了出汗异常的情况,那就糟糕了。出汗较多,会导致体表的汗液被蒸发掉,没有来得及补充水分的话,排尿的数量、次数也会减少很多,尿酸出现了沉积的情况,不断的堆积在身体中,痛风就发生了。
痛风发作患者可在家中采取措施来控制症状
· 在关节上敷冰块
· 多喝水
· 避免酒精饮料
· 使用拐杖
· 减轻压力
· 抬高受影响的脚或肢体
·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红肉、甜面包和贝类
· 尽可能保护关节
· 吃均衡、健康的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
· 保持身体活跃· 保持适度的体重
· 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制定管理计划
痛风发作通常持续 1-2 周,及时治疗可以减少突然发作的持续时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与患者确定有效的治疗计划,使其能够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延缓并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