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风偏偏喜欢大脚趾?痛风急性发作后又该咋办?

崔丽医生 发布于2021-06-04 16:22 阅读量5928

本文由崔丽原创

夏季是痛风高发季,晚上和三五好友街边龙虾、烧烤大排档坐一坐,半夜就被大脚趾剧烈的疼痛感痛醒。为什么痛风偏偏喜欢大脚趾?因为在痛风急性发作这件事情上,大脚趾可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一、局部温度低

相比较躯干部位和四肢大关节,大脚趾的温度一般会更低。温度越低,尿酸盐结晶沉积率就越高。据统计,26℃是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重要节点,一旦关节局部温度低于26℃,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而大脚趾部位的温度正好为26℃左右。因此,一旦大脚趾遇到低温刺激,则很容易发生尿酸盐结晶沉积。

“优势”二、血液循环慢

大脚趾属于肢体末梢关节,此处血液循环远远慢于躯干和其他关节部位,血流速度减慢也会增加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风险。

“优势”三、存在“晶核”

尿酸盐结晶沉积除了会受到尿酸值和温度的影响,还取决于是否存在晶核。在日常生活中,大脚趾等关节部位易受到撞击和摩擦,进而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产生细小的碎片。在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过程中,这些细小的碎片会充当晶核的作用,使周围的尿酸盐迅速聚集和沉积。

温馨提示:痛风夜间急性发作之后,患者应该尽快进行止痛并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但不建议患者贸然服用止痛药。患者可以通过抬高患肢或者是多喝水等方式来降低患处尿酸浓度和促进尿酸排泄,减轻疼痛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