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石,又被称为痛风皮下结节,多见于患病十年左右的中晚期痛风患者身上。出现痛风石后,就相当于埋下了一颗“炸弹”,若患者不能及时将痛风石处理好,那么它迟早会“爆炸”。
痛风石的生长
痛风石刚出现时,是浅黄色的皮下结节,质地较软,摸上去有砂砾感。此时,痛风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还不大。随着痛风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加和尿酸盐结晶的不断沉积,痛风石会越长越大,质地会由柔软变得坚硬,颜色从浅黄色变为黄白色,痛风石表面皮肤颜色也会加深。生长在关节周围的痛风石会因为日常活动或者是碰撞而面临破溃的风险。而且,即使痛风石不会因为关节碰撞而发生破碎,越长越大的痛风石也会将表面皮肤越撑越薄,最终导致皮肤损伤和破溃。
痛风石破溃会怎样?
痛风石破溃后,首先会引起关节疼痛,甚至是痛风急性发作。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痛风石破碎后产生的细小尿酸盐结晶会流入关节内,引起关节炎症反应和疼痛不适,严重时还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其次,痛风石破溃的伤口处布满细小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具有刺激性,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如今气温高,空气中细菌多,伤口久久不愈合会导致感染和其他病变反应。
痛风石的其他风险
除了破溃,痛风石还会带来其他的危险。
痛风石与痛风急性发作
上面说过,痛风石本质上是尿酸盐结晶。若关节内存在痛风石,关节内尿酸值波动又过大,那么就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关节内尿酸值猛降,痛风石会溶解,溶解时产生的细小尿酸盐结晶流入关节则会引起关节炎症反应和痛风急性发作;尿酸值猛然上升,不仅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尿酸盐结晶沉积依附在痛风石上,还会让痛风石越来越大。
痛风石增加治疗难度
因为痛风石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常易因尿酸值波动或者是外在的撞击以及其他因素而出现破碎,导致关节炎症和痛风急性发作,这在客观上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痛风石与关节骨骼改变
痛风石具有侵蚀性,在生长过程中,痛风石会不断地侵蚀周围关节骨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畸形和残疾。随着痛风石的长大,患者关节的软骨、韧带等软组织也会慢慢被痛风石“吃掉”。
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痛风石就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炸弹”。痛风患者发现自己出现皮下结节后应警惕起来,即刻到专科医院查明是否为痛风石,并进行及时的处理,不要等痛风石大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开始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