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上讲,痛风怎么治疗好?

崔丽医生 发布于2020-11-29 09:52 阅读量5982

本文由崔丽原创

  痛风辨证思路与方法

  痛风是因脾肾功能失调,饮食失宜,外邪侵袭,阻闭气血,痰瘀闭阻经脉,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病久可内损肾脏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西医学亦称为痛风。

从中医上讲,痛风怎么治疗好?


  【主要病因病机】

  1.饮食失宜,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

  2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 正虚而致风、寒、湿、热之邪留注关节。

  以上因素均可致瘀血凝滞,络道阻塞,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而成。

从中医上讲,痛风怎么治疗好?


  【痛风分型】

  01

  痰瘀阻滞

  由于久病体弱,痹阻经络,气血不通,痰瘀交结于关节而致。症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局部硬节,或见痛风石。伴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局部皮色暗红,体虚乏力,面色青暗。舌质绛红有瘀点,苔白或黄,脉象沉滑或细涩。治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

  02

  风寒湿痹

  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痹阻不通而致。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局部皮下结节、痛风石。伴关节喜温,肢体重着,麻木不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紧或濡缓。

从中医上讲,痛风怎么治疗好?


  03

  脾肾阳虚

  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症见关节肿痛持续,肢体及面部浮肿。伴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呕恶,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缓或沉细。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

  04

  湿热痹阻

  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内有蕴热,湿热交蒸而致。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从中医上讲,痛风怎么治疗好?


  05

  肝肾阴虚

  由于久病伤津,阴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邪居筋骨而致。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关节变形,可见结节,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耳鸣口干,肌肤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苔薄黄燥,脉弦细或细数。治宜补肝益肾,祛风除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