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的历史虽然久,但人们对他的认识却并不深刻,因此,很多地痛风误区接踵而来,以下这几个痛风不能犯的错误,小编希望风友们不要再犯了。
第1点
一旦得了痛风,只能吃糠咽菜度日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饮食和运动是痛风患者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但并不等于说终生与酒肉无缘,做个“和尚”了。之前咱们说了,痛风的治疗是分阶段的,所以,对于吃,也是分阶段来注意。
急性期:应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会引起体内尿酸骤然升高,大量尿酸盐结晶析出,进一步加重对关节和肾脏的损伤。
间歇期:痛风急性期过后,痛风进入间歇期,这时候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可选择虾、螃蟹、乌贼等中等嘌呤含量的海产品及牛肉、羊肉、猪肉等肉食品,只是不能多吃,注意焯水食用哦。
建议: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最好各个时期都要注意摄入嘌呤含量低的食物,配合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严格限制酒(啤酒、白酒及黄酒)和果糖的摄入。
第2点
痛风是吃出来的,管住嘴就行
有的人不喝酒,饮食规律也得痛风,而有的人大量饮酒饮食习惯差也不得痛风。还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体内基因突变,才会患上痛风。
「吃」仅仅是痛风的一小部分原因,占嘌呤来源的20%,剩下的80%来源于自身新陈代谢。饮食控制只能减少外源性尿酸量,对内源性尿酸的产生无任何影响。因此单纯通过饮食限制,难以起到治疗痛风的效果。
建议:痛风患者应该遵循医嘱,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饮食控制,同时更应该进行科学的治疗,溶解体内的尿酸盐结晶、降尿酸,修复肝脾肾的代谢功能,这样才能够起到治疗痛风的作用。
第3点
过于追求降尿酸的速度
痛风患者往往性子比较急,都有着“立竿见影”的迫切愿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尿酸水平的急剧下降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另外,大量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严重可导致肾功能受损,或者导致尿路结石发生。
建议:尿酸必须按部就班、缓慢地下降,不要期望几天内就把尿酸值降到正常,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降低体内的尿酸值。
第4点
只要没痛风,尿酸水平再高也没事
高尿酸血症如果控制不佳,不仅会造成痛风的反复发作,还会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关节骨膜、骨髓内导致关节畸形,造成斧凿样骨缺损,严重者致畸、致残,最后不得不截肢来保住性命。
除此之外,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现代流行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建议:当发现自己尿酸超标时要及时找痛风科医生进行咨询,尤其是年轻患者,将危害扼杀在萌芽之中。
第5点
痛风一旦缓解就停止治疗
有一些痛风患者,在疼痛非常严重的时候,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只要疼痛期一过就忘记了,不再继续治疗。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以为痛风不疼了,就说明治好了,殊不知这只是痛风间歇期,身体中的尿酸结晶还在,没过多久就又会复发。
如果不继续进行治疗,那么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的不断沉积,对身体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肾脏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只有不断进行溶解结晶的治疗,才能减少痛风的发病几率及对身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