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反复的罪魁祸首是“尿酸盐结晶”吗?

崔丽医生 发布于2020-10-12 09:44 阅读量5997

本文由崔丽原创

  相信很多痛风患者对这个都不陌生。尿酸盐晶是由尿酸钠分子聚集而成,在偏振光显微镜下MSU晶体为蓝黄双折光针状晶体,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在全身各部位沉积。

  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的沉积是痛风发作的始动因素,也是痛风的致病因子,它不但会引发天然免疫反应,而且可对局部组织造成直接损伤,加重痛风。

  “尿酸盐结晶”——痛风的致病因子

  痛风发作主要是由于体内的尿酸升高导致析出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造成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也把有没有尿酸盐结晶作为判断痛风的关键。就是说,引起疼痛的不是尿酸高这么简单,而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后对关节造成的侵蚀。  

  尿酸盐结晶沉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尿酸结晶沉积关节:痛风→软组织、软骨、骨骼损伤→至畸、强直、至残。

  2、尿酸结晶沉积肾脏:形成痛风性肾结石→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影响男性功能。

  3、尿酸结晶沉积胰腺:损伤胰腺β细胞→加重糖代谢紊乱→糖尿病。

  4、尿酸在血管中长期高浓度:一旦形成结晶会损伤血管内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尿酸盐结晶”是痛风反复发作的根源

  痛风一旦发作,白细胞在与尿酸盐结晶激战时,就会消耗许多的能量,于是在患处产生乳酸,提高血液中的酸度,使得原本就不容易溶解在酸性液体中的尿酸变得更难溶解,更容易形成结晶沉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痛风的发作,都是一次新的尿酸盐沉积结晶的过程,而白细胞虽然吞噬了原有的尿酸结晶,但它们仍然存在关节内,直至形成痛风石。

  溶解尿酸结晶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风友们要明白一件事情,除了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外,尿酸盐结晶可累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结晶越多痛风病情相应就越重。风友们若想摆脱痛风折磨,必须重视溶解尿酸盐结晶!

  溶解尿酸盐结晶,这是痛风患者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一方面:尿酸盐结晶溶解干净,可以为降酸治疗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不然新的结晶溶解会导致尿酸再次升高,出现尿酸忽高忽低的现象,这样对关节的刺激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溶解尿酸盐结晶可以有效防止它向痛风石转变。一旦这些结晶不断累积,生成团块,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变成了坚硬的痛风石,那时再溶解和治疗就困难多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