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痛风患病人群已经直逼1亿。并且,不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痛风的发作和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有直接关系。尿酸是一种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食物分解和体内代谢产生,经由尿液排泄。但是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时,就会在血流缓慢的部位以尿酸盐结晶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肢端关节部位,导致痛风发作。
凌晨,一辆救护车拉着一位男子匆匆进了医院,男子痛苦的面目狰狞,不断的哀求医生赶紧救救他,经过检查,男子的尿酸值竟高达720μmol/L,之所以疼痛难忍,是因为痛风发作。
医生赶紧为他做了手术,虽然男子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肾脏有了衰竭迹象,还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家人接到消息后,大骂男子:再让你忌嘴,为什么不听。原来,男子姓周,今年37岁,是青岛一家海鲜店的老板。他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吃海鲜喝啤酒,一顿不吃就没有食欲。
早在3年前,周先生就体检出了尿酸偏高,医生建议最好戒酒控制饮食,但是周先生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轻不会有什么事。前段时间他经常觉得脚趾疼,刚开始买了点止疼药吃了就没事了。但是最近越来越严重,事发当天更是疼的痛不欲生,才被家人送往医院。
医生摇头说:痛风“加速器”,怎能天天吃。
第1种:海鲜
海鲜类,尤其是贝壳类海鲜,嘌呤含量极高。长期摄入,会导致体内代谢的尿酸水平过高,身体不能及时把它分解出去,会加速尿酸结晶的形成,诱发痛风上身。
第2种:啤酒
海鲜加啤酒,痛风跟着走。啤酒也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和海鲜结合,对身体的伤害更是1+1>2的。而白酒、红酒、酒精饮料,虽然嘌呤含量不算高,但是却会代谢出乳酸。乳酸和尿酸是“好朋友”,它会抑制尿酸的代谢,延长尿酸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尿酸结晶析出。
身体出现4种异常,八成尿酸超标,警惕痛风上身!
异常1:关节肿大。尿酸过高,易沉积在关节、软骨等位置,且发病急,病情反复,夜晚更为突发。具体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半夜被疼醒。
异常2:出现痛风石。当尿酸持续升高时,会形成痛风石堆积在关节处,导致关节畸形。
异常3:夜尿增多。尿酸的代谢主要经由肾脏完成。当尿酸结晶沉淀在肾脏,堵塞肾小管时,会影响尿液的排泄。出现夜尿增多、尿液颜色浑浊等异常,需警惕。
异常4:腰痛。40%的痛风者,会出现痛风性肾病。尿酸沉积在肾脏,加重甚至负担,十分容易导致腰痛、肾结石,甚至出现肾绞痛、血尿等。
不想痛风发作,一定要注意补充补充黄酮类化合物缺少黄酮类化合物是导致尿酸盐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内黄酮类物质含量过少,会加速嘌呤代谢尿酸的进程。而一旦尿酸值过高,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导致关节肿大,引发痛风。
补充黄酮类化合物,说白了就是补充抑制尿酸盐形成的物质。黄酮类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椰菜等深色蔬菜、番茄等。
除了吃以外,还有一些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薄荷茶、乌龙茶、玲珑菊等,坚持饮用,也能抑制尿酸合成。
其中,玲珑菊是亚种怀菊,不仅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菊甙、胆碱等物质,泡水喝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嘌呤合成,有利于尿酸盐溶解并排出,降低痛风、肾衰竭发病率。
痛风发作时,患者应该如何自救?
1、当常规止痛药无效,患者可以使用激素来止痛,具有镇痛抗炎的功效。但绝对不可以长期使用。长期依赖激素止痛,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肥胖、三高、痛风石增多等。
2、冷敷+多饮水。痛风发作时,可以用冰袋冷敷关节疼痛处半小时左右。冷敷能减轻局部炎症和痛感。同时要多喝水,大量饮水才能产生更多的尿液,带走更多尿酸。可以选择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经常饮用可以使尿液碱化,利于尿酸溶解,促进尿酸排泄。
3、痛风发作时,疼痛部位会发生水肿,抬高下肢可以减轻水肿,可以使用平躺把腿抬起放在墙上,使身体与腿呈90度的方法。也可以在睡觉时把脚部垫高,下床活动时缩短站立时间。
4、去医院检查治疗。若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接受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