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您是否听过第四高呢?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第四高”强势来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它就是高尿酸。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的发展趋势。2016年根据各地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统计,血尿酸值过高的人约有1.2亿之多,约占总人口的10%,间接导致的痛风患者就有1200万人。
1、什么是尿酸
尿酸(Uric acid),动物组织中一种核酸成份经过新陈代谢后产生一种叫「嘌呤」(Purine) 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血中会转变成尿酸。因此吃入的食物中含「嘌呤」成份越多,血中的尿酸浓度也会越高。
2、尿酸的代谢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6.0mg/dl,就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过于疲劳或是休息不足亦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
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
3、尿酸与痛风的关系
食入过多含有嘌呤的食物或是尿酸的排泄受到阻碍,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达到6.0mg/dl以上,尿酸盐结晶就会在肾脏、心脏、血管、关节腔等处沉积。当沉积在关节的尿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引发剧烈疼痛,就是人们俗称的痛风,严重者可致残。
痛风常自脚趾或脚掌开始,美国的研究发现,血尿酸值在7.0mg/dl以上,患痛风的几率达20%,8.0mg/dl以上患痛风的几率为30%,但数值在9.0mg/dl以上,患痛风的几率高达90%。
4、临床症状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痛风。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痛风的危险性越大。更多心脑血管精品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心脑血管健康促进网。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3)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
即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我国人民因饮食中蛋白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使痛风发病率增高。痛风多见于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发作的平均年龄为45岁,而痛风肾病的发生多见于患高尿酸血症10年以上者。
5、预防方法
①控制体重
当体重过重时会增加患者的痛楚,应慢慢减重,每月以减重1~2公斤为宜。急性发病期不宜减重,快速减重会引发组织分解,造成大量尿酸的产生,引起急性痛风发作。
②少吃高脂肪食物
高油脂饮食与肥胖有密切的关系,痛风患者平时应少吃油炸食物及油脂含量高的食物。高脂肪会抑制尿酸的排泄,烹调时应尽量少用油,多用蒸、煮、凉拌的烹调方式,以减少油脂的摄入。